第383章 市委书记周海洋(2/2)
“秦副市长您好!请稍等。”对方显然早有准备,没有多问,片刻等待后,周海洋温和而不失威严的声音传来:“秦风同志啊,怎么样?办公室还习惯吗?”
“谢谢书记关心,都很好。”秦风语气恭敬,“书记您今天什么时候方便,我想过去认认门,当面向您报到,听听您的指示。”
“呵呵,好啊。”周海洋的笑声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亲和力,“我这会儿正好有点空,你过来吧。”
放下电话,秦风整理了一下衣着。他知道,与周海洋的第一次单独见面,意义远不止“认认门”那么简单。这步棋,必须走。
市委大楼与市政府大楼相隔不过百米,气氛却迥然不同。这里更安静,走廊更幽深,工作人员步履匆匆却悄无声息,连空气似乎都沉淀着更厚重的政治分量。秘书一处的一位年轻干部已在楼梯口等候,沉默地引着秦风走向走廊最深处那扇厚重的实木门。
周海洋的办公室比秦风的更显厚重古朴。满墙的书柜大多是马列经典、党史文献、政策汇编,但也有《资治通鉴》和《孙子兵法》。办公桌宽大,上面文件堆放整齐。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江泉市行政区划图,以及一幅苍劲的书法——“静水流深”。
周海洋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绕过桌子与秦风握手。他穿着白衬衫,没打领带,显得比在大会上随和些。“坐。”他指了指会客区的沙发,自己也在主位坐下,秘书悄无声息地送上两杯清茶后便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怎么样?昨天达康同志给你接风,场面挺热闹吧?”周海洋端起茶杯,吹了吹气,似笑非笑地问道,开场白看似随意,却暗藏机锋。
“赵市长和各位同仁都很热情,让我感受到了江泉的开放和活力。”秦风回答得四平八稳。
“活力是有的,但问题也不少啊。”周海洋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变得语重心长,“王伟的事情,影响很坏,教训深刻。省委把你派来,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你尽快熟悉情况,发挥特长,特别是你在云峡抓改革、抓落实的那股劲头,帮市政府把工作抓得更实一些。”
他说话节奏不快,每个字都似乎经过斟酌:“江泉局面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发展任务重。有些事情,急不得,要讲究方式方法。就像这泡茶,”他指了指茶杯,“水温太高,容易把茶叶烫坏了,味道就苦了。要慢慢来,掌握好火候。”
这话与昨天赵达康的“警告”异曲同工,但角度更高,更冠冕堂皇。既肯定了秦风的能力,又划定了界限,强调了“稳定”和“方法”。
秦风恭敬地点头:“书记指示得很对。我一定虚心学习,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配合好赵市长,稳妥有序地开展工作。”他刻意强调了“市委领导”和“配合赵市长”。
周海洋满意地点点头:“你有这个态度就好。具体工作,多和达康同志沟通商量。遇到难处,也可以随时来找我。”他给出了一个开放性的承诺,却又将日常工作的主导权明确交给了赵达康。
谈话持续了约一刻钟,基本都是周海洋在讲,秦风在听。内容涉及江泉的经济概况、党建要求、干部队伍现状,听起来全面客观,但关于“清泉计划”、雾江污染等核心敏感问题,却巧妙地一带而过,滴水不漏。
临走时,周海洋送到办公室门口,再次握住秦风的手:“秦风同志,你是省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江泉这个舞台很大,足够你施展才华。记住,团结是大局,稳定是前提。”他的手温暖有力,传递着不容置疑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