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巴图虎 > 第1142章 虎纹迎僧

第1142章 虎纹迎僧(2/2)

目录

迎接与论法事宜涉及人员众多,萧虎制定了详细的分工清单,明确每个人的职责,确保各司其职、协同配合。

萧虎总负责全局协调,重点对接帕木竹巴与朝廷官员;慧能大师负责宗教礼仪指导与中原高僧的组织;李谦负责官场礼仪与外交沟通;赵全负责物资与饮食供品;孙和负责安全保卫与禁军调度;寺院僧人负责禅堂的日常维护与宗教仪式的辅助。

具体到迎接当天:萧虎与慧能在大报恩寺山门外迎接;李谦引导帕木竹巴进入禅堂;赵全指挥杂役摆放供品与饮食;孙和安排禁军在寺院周边与禅堂内外值守,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僧人负责引导宾客入座与诵经伴奏。

论法期间,设四名记录员(两名中原僧人、两名熟悉汉藏语的译官),负责记录双方的发言,会后整理成《禅堂论法录》;设两名司仪(一僧一俗),负责控制论法时间与流程,提醒发言顺序;设两名侍应(寺院沙弥),负责为宾客添茶、更换供品,动作需轻缓,不干扰论法。

萧虎在议事会上强调:“分工虽明确,但需相互配合。若遇突发情况,如大师身体不适或礼仪疏漏,需第一时间通报我,不可擅自处理。”众人齐声应诺,各自领命准备。

十日期限一到,李三娘带着绣工们将完成的虎纹袈裟送到萧虎府中。袈裟展开后,赭黄色的云锦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背部的伏虎栩栩如生,虎眼的金线熠熠生辉,爪下的莲花颗粒饱满,缠枝莲纹环绕领口袖口,整体庄重而不失灵动。

萧虎走上前,轻轻抚摸袈裟的质地,云锦厚实却不笨重,绣线平整,无一处线头外露。他穿上袈裟试了试尺寸,衣长及膝,袖宽适中,既符合佛教袈裟的规制,又便于活动。“伏虎的神态恰到好处,既不失虎威,又显平和,”萧虎赞道,“李三娘,辛苦你们了,每人赏银十两,绸缎两匹。”

李三娘谢过,补充道:“袈裟内衬的汉藏小字已绣好,用的是‘暗绣’技法,不仔细看不易发现,既藏了心意,又不影响整体美观。我们还在袈裟边缘缝了暗袋,可放置小经卷或念珠,方便携带。”

萧虎将袈裟交给慧能大师查验,慧能展开后,合十行礼:“此袈裟融中原工艺、吐蕃理念、将军初心于一体,帕木竹巴大师见了,定能感受到大元的诚意。论法时穿着此袈裟,更能彰显‘汉藏交融’的论法主题。”

萧虎命人将袈裟放入特制的紫檀木匣,内衬丝绸,外用锦缎包裹,置于府中佛堂供奉,每日上香祈福,等待帕木竹巴的到来。

迎接前一日,萧虎组织所有参与人员在圆通殿进行全流程试演,模拟帕木竹巴到来后的迎接、入堂、论法、赠礼等环节,排查可能出现的疏漏。

试演开始,由一名僧人扮演帕木竹巴,在山门外与萧虎、慧能会面。萧虎行拱手礼,慧能行合十礼,引导“大师”进入寺院,沿途禁军士兵行注目礼,僧人列队诵经,流程顺畅。但进入禅堂时,扮演“大师”的僧人因蒲团间距过窄,险些绊倒,孙和立刻记录:“蒲团间距需从一尺调整为一尺二,确保行走方便。”

论法环节,模拟双方讨论“以武入禅”议题,记录员因语速过快,漏记了部分发言,萧虎要求:“记录员需两人一组,一人记录,一人核对,确保内容完整;若遇听不懂的吐蕃术语,需及时请译官解释,不可随意猜测。”

赠礼环节,萧虎模拟赠送虎纹袈裟,“大师”双手接过,行合十礼,但因袈裟较重,展开时略显吃力,赵全立刻安排两名沙弥在旁协助:“赠礼时,沙弥需上前托住袈裟两端,方便大师查看与穿着。”

试演结束后,萧虎召集众人汇总问题:“蒲团间距调整、记录员分工、沙弥协助赠礼,这三项需今日整改完毕;此外,禅堂内的酥油灯需增加防风罩,避免气流影响火焰,干扰仪式。”整改完毕后,又进行了一次简短试演,确保所有环节无疏漏。

帕木竹巴抵达中都的当日清晨,大报恩寺内外已布置妥当。山门外悬挂着汉藏双语的“欢迎帕木竹巴大师”横幅,两侧摆放着牡丹与莲花组成的花篮;寺院道路两旁,禁军士兵列队站立,手持长矛,神情庄重;僧人穿着整齐的僧袍,手持经卷,准备诵经迎接。

萧虎身着青色官服,站在山门外左侧,慧能大师身着红色僧袍,站在右侧,两人不时望向远处的道路。赵全指挥杂役最后一次检查供品:“酥油茶已煮好,装在银壶中保温;糌粑已备好,放在竹制托盘里;虎纹袈裟已从佛堂取出,放在禅堂中央的供桌上,等待赠送。”

孙和则在寺院周边巡查:“东、西、北三门均已安排禁军值守,禁止闲杂人等进入;通往寺院的道路已清理干净,确保大师的队伍顺利通行;应急药品与医生已在偏殿待命,以防突发情况。”

辰时三刻,远处传来马蹄声与诵经声,探马来报:“帕木竹巴大师的队伍已到三里外!”萧虎整理了一下官服,慧能让僧人做好诵经准备,所有人各就各位,等待大师的到来。阳光洒在寺院的琉璃瓦上,金光闪闪,禅堂内的酥油灯火焰跳动,空气中弥漫着沉香与酥油的混合香气,一切准备就绪。

不多时,帕木竹巴的队伍抵达山门外。帕木竹巴身着深红色僧袍,头戴黄色僧帽,骑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身后跟着十余名弟子与吐蕃随从。萧虎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大师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萧虎代表大元,在此恭迎。”帕木竹巴翻身下马,双手合十:“萧将军盛情相邀,贫僧不胜感激。”

在萧虎与慧能的引导下,帕木竹巴步入寺院,沿途僧人诵经,禁军行礼,气氛庄严。进入圆通殿后,帕木竹巴首先向释迦牟尼佛像行礼,随后按安排入座。萧虎宣布论法开始,双方围绕“以武入禅”“商路护民”“汉藏融合”三个议题展开交流,发言坦诚,不时达成共识。

论法结束后,萧虎起身,示意沙弥取出虎纹袈裟。两名沙弥托着袈裟走到殿中央,萧虎展开袈裟,介绍道:“此袈裟为中原绣工所制,背部绣伏虎护莲,寓意‘以武入禅,护民安善’,内衬绣有汉藏双语的‘护民如虎,禅修如莲’,望大师笑纳。”

帕木竹巴抚摸着袈裟的虎纹与莲纹,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用藏语说道:“此袈裟融双方理念于一体,贫僧十分喜爱。愿以此次赠礼为契机,增进汉藏佛法交流,共护商路民生。”译官翻译后,萧虎拱手:“大师所言,正合我意。”

帕木竹巴穿上虎纹袈裟,大小合身,伏虎图案在深红色僧袍外隐约可见,庄重而不失威严。众人见状,纷纷行礼致意,禅堂内的诵经声与掌声交织,为此次迎接与论法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大元与噶举派的后续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