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神之遗(1/2)
晶骸躯体缓缓降落在凝固的光海边缘,脚下传来的并非坚硬的触感,而是一种奇异的、带有微弱弹性的阻力,仿佛踩在某种巨大生物的凝固血浆之上。
那冰冷而死寂的光辉,近距离感受更加令人窒息,磅礴的能量被封存在内部,如同沉睡的火山。
林德的意识操控着晶骸躯体,首先走向那柄造成致命伤的武器残骸。
它们散落在一片狼藉之中,大部分已失去原有形状,像是被某种巨力强行崩碎。
碎片呈现出一种暗沉的黑灰色,表面布满了难以理解的、仿佛天然形成的破碎纹路,与林德手中的弑神金属碎片质感一模一样,只是体积更大,蕴含的那种“弑杀神性”的冰冷特性也更加浓郁、更加原始。
几片最大的碎片,甚至还深深嵌在圣神那琉璃化的骨骼之中,伤口边缘呈现出可怕的晶化与虚无化并存的状态,仿佛光脉的力量与某种极致的“否定”概念在此同归于尽。
“这就是源头……”晶骸躯体发出林德本体的低语,在这死寂的空间中回荡,显得格外突兀。
“上古之战,光脉之主与影渊之主……这柄武器,饮尽了双方的神血,其材质本身也因此在极致的力量对冲中发生了异变,成为了能弑杀神性的禁忌之物。”
林德瞬间明白了许多。
弑神金属并非人为锻造,而是在那场难以想象的神战中,由两位至高存在的血液与意志共同“污染”并重塑了某种原始材料而形成的可怕副产物。
它既能撕裂光明的神躯,恐怕也同样能伤害影渊的本质。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弑神之器”,对一切神性存在都有着致命的威胁。
而最后,它被用来终结了光脉之主——这位曾经的持有者?亦或是被后来者拾取,给予了祂最后一击?历史的真相已掩埋在时光中。
林德的晶骸躯体小心翼翼地将几块较大的、相对完整的弑神金属碎片收集起来。
这些碎片的价值无可估量,是研究对抗神性存在的终极武器,甚至可能成为未来应对魔法之神或其他潜在神级威胁的关键。
随后,他走向教皇英诺森三世的工作台。
工作台位于光海边缘一块相对平整的巨大水晶(或许是圣神骨骼的碎片)上,显得十分简陋,与外界圣堂的华丽格格不入。
上面摆放着无数林德从未见过的、由水晶、某种生物角质或纯粹能量构成的器皿。
器皿内盛放着各种样本:
一滴便散发出太阳般光辉的粘稠血液、几片如同光织锦缎般的皮肤碎片、甚至还有一小节闪烁着无数符文、仿佛仍在微微搏动的神经索……所有样本都散发着精纯至极的光脉之力,但同样带着一种……“死物”的沉寂感,如同被封存在琥珀中的远古昆虫。
工作台的一角,散落着几件未完成的特殊圣徽半成品,其设计与林德拆解的那枚如出一辙,只是中央镶嵌的弑神金属尚未完全塑形,旁边还有一些凝固的、黯淡的金色物质——
那应该是教皇试图注入、却最终失败的光脉神血残留。
工作台的正中央,摊开着一本厚重的笔记。
笔记的材质非同一般,似乎是用圣神褪下的羽毛鞣制而成,纸页温润,散发着微光。
晶骸躯体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翻开了笔记。
映入“眼帘”的,是教皇英诺森三世那充满力量却又隐含疲惫的字迹,使用的是最高等的圣言秘文,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由光脉之力直接勾勒出的动态图解和能量模型。
笔记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发现此地时的震撼、狂喜与无限虔诚。
他称这里是“圣殒之所”,是信仰的终极之地,他渴望从中汲取力量,更好地侍奉圣神。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字里行间逐渐被巨大的困惑和焦虑所取代。
他发现自己无法直接利用圣神残骸的力量。
光脉之力虽然浩瀚,却如同被“锁死”了,充满了悲伤与死亡的印记,与他自身以及现世信徒们所能调动的、充满生机的圣光截然不同,甚至带有强烈的排斥性。
他记录了无数次失败的尝试:试图引导力量却遭到反噬,试图解析结构却一无所获,试图沟通残骸中可能残留的意识却只得到无尽的死寂与悲伤的回响。
笔记的中期,他的研究方向开始转向那柄弑神武器的碎片。
“……唯有此物,能轻微引动圣殒之躯的反应……非是共鸣,而是……排斥与畏惧?奇哉……光脉之源,竟会畏惧源自自身之血所染之物?”
“……尝试以碎片为引,构筑通道,汲取那沉寂之力……失败。力量狂暴驳杂,充满毁灭性,非凡人所能驾驭……”
“……或许……需以碎片为容器,方能安全承载一丝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