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图谋洛川(1/2)
行政体系的改革,多出了许多的官吏位置,以前一个县也就十来个官吏,再加上二十来个衙役。现在一个县各品级的官吏加起来有差不多五十人了,没有品级的吏员差不多还有百来人。
当然,这也和沐津的思路有关,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大虞旧朝的那套小县的管理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以前大虞的县,一个县的县城多的也就两三万人,算上外面的村镇,一个县最多也就有个十万人。大部分的县,县城能有个七八千人就很不错了。
而沐津在将南凉县发展起来后,就知道原有的那套官僚体系已经不行了。到了成为三安节度使最后成为墨王后,沐津当时真的很累,心中就想着要改革了。
难怪这个时候一旦造反有了气候,除非是事先有军队驻防的城池,其余的城池基本上一鼓就破。就在于这个官僚体系和军制,让县城可以说没什么防御力。
同时,以前的老行政体系,基层官僚的权力太大了,说是土皇帝都不为过。
大虞后面皇权不下县,就和县令有很大的干系。
因为,大虞的官吏监察体系,经常漏过县令这一块。以至于朝廷政令到了县,县令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同时,县令和豪强相勾结,侵吞朝廷的赋税还是轻的,兼并土地和吞没人丁,直接破坏朝廷的赋税根基。
沐津现在这套行政体系改革下来,让监察体系直接下到县一级,同时分散掉县令和太守的权力。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豪强兼并土地吞没人丁的难度直线上升,也让县令称为土皇帝的难度大大增加。
而且,沐津还设计了异地为官的制度,即本地人不得在本地为官。所有的主事官,都不得是本地人。而且,本地出身的吏员,也得随时做好赴异地当吏员的准备。
最重要的一点是,新来接替的官吏,第一件事就是审计前任的政务。没什么差错还好,要是发现了什么差错,御史台、监察院和大理寺就会来过呵呵一下,小老弟,走一趟吧。
当然,沐津也没太指望这时候的官吏有太高的觉悟,毕竟像葛栩、苏授这样的是少数,大部分的当官就是冲着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八个字来的。
所以,沐津也给官吏制定了较高的俸禄,不指望他们能主动替百姓办好事,只要他们认真执行朝廷的政令,当一个米虫也不错了。当然,能办事的官吏,收点礼什么的沐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国库钱粮以及主动索贿试试。
沐津一点都不用介意用他们九族的人头来试试。
反正,这几年已经有三十来个官吏自己的脑袋搬家,九族全都编入了边军的屯田军中,五代之内不得出屯田军,不得为官,立功也只能受钱赏。
还有一百多个脑袋没有搬家,但自己要在牢里待十几二十年,且子孙三代不得从军入仕。而且这关押的时间里,还会时不时去各地挂牌子巡游,宣扬自己的贪腐劣迹。
……
一竿上来,钓上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沐津也不嫌弃,放进一旁的桶里后,挂上饵料再度甩竿出去后道:“大兄,洛川城好不好打?”
“很不好打。”沐肇开口道,“和西都的样子货城墙不同,洛川因为要压制关东,城墙那可是按照一等一的坚城来建造的。
城墙高达四丈,宽近三丈,四辆马车在上面跑都不嫌挤。
城墙上每隔百步就有一个马面,上面安置床弩或炮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