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苏家的狠(1/2)
东都光复,还于东都就迅速提上了日程。
一队队的工匠坐上马车,迅速赶赴东都。傻子都清楚,能在元日前打下东都,朝歌那个老不死的鬼知道扔了多少炸药包进去。
大伙已经在脑海中能想象那种满目疮痍了。
一想到朝歌会下手狠辣,众人不禁看向了葛栩,要不是这个屠夫火烧宁江,事后不仅嘛事没有,还封侯赐勋,朝歌是压根没这么大胆子的。
沐津倒是看得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更何况,翻修城池什么的,也是给当地百姓一个赚钱的机会。国库里的钱粮不花出去,堆在那里发霉生锈吗?
还都的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关于商税的争论也在继续,当然,后来还夹杂了官吏退休和军人退役制度建设的讨论。
工匠们到了东都后,迅速就发回了一份公文,东都除了皇宫一处宫殿有碍观瞻,南城城门楼以及一段城墙坍塌外,其余都无碍,不妨碍还都事宜。
还都的一辆像一座小宫殿的大马车上,沐津和沐肇两个人正在上首的榻上下棋,争论不休。
官吏的退休还有军人的退役这两个的制度没讨论多久就彻底订下来了,形成了真正的制度条文,不再是以前那种比较空泛的论述。
不论是官吏退休还是军人退役,勋官的俸禄和福利,一直保持到死。
军人的普通士兵的服役上限是三十岁,如果三十岁还只是一个普通士兵,那就必须退役。退役的时候,会发放一笔退役金,按照三年的军饷发放。比如一个士兵一年的军饷是二十贯钱,那么退役那天,他就能领六十贯钱的退役金。
至于武官,按照散官来算,六品以下的散官四十岁退役,转入建设兵团或者屯垦军。当然,如果只想拿钱也可以,朝廷也是全额发放三年的军饷作退役金。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去朝廷管辖的工坊当一个小工头,能不能升上去,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六品以上(包括六品)三品以下(包括三品)的武官,那么就是五十五岁退役,有练兵本事的会去各地的卫军或建设兵团当教官,有教书本事的就去国子监的武院。完全靠拼杀博取功劳的,就由朝廷颐养天年。
一二品的武官,没有退役的说法,他们基本上是待在三军大都督府里,研究大虞周围的国度,制定好各种作战计划。保证大虞一旦要对周围不遵王化的国度动手的时候,能迅速提供一份可行的作战计划出来。
当然,最后怎么打还得看统兵将帅的临阵决断,但这种作战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至少不会临到头时慌乱。
六品以下官吏,五十岁退休,退休后按照在职时俸禄的一半发放养老金;六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官吏,六十五岁退休;三品以上的官吏,只有致仕,没有退休,致仕后没有俸禄,而是国家按照致仕时的待遇在京师专门建造的疗养院奉养到死。
这个国朝奉养三品以上的官吏,还不是葛栩提出来的,而是苏授提出来的。苏授之所以提出来,就是指出了一件事,那就是三品以上的官吏,不论在朝还是在野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他们老家!
一旦将这种高官致仕的时候放回地方,那种公忠体国的还好,他们知道分寸。但一些不知道分寸的,要是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干点事情,朝廷是很难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