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一统(一)(1/2)
第一批一万一元的银元迅速投向了民间,然后……
“我不想知道工部有多大的困难?我只想知道,工部一天提供的银元能不能到一万!?”
又是一个朝会,刚开始没多久,户部尚书苏垅就向工部尚书玉书子发难道。
玉书子也很无奈,工部现在也是一堆事,铸币机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在苏垅的一再催问下,玉书子很无奈道:“苏尚书,一天一万枚银元工部现在真的做不到。
目前工部的银元产量,只能维持一天四千左右,而且还都是一元的银元,五角和一角的银元眼下都没有铸造。”
苏垅只好看向上面的沐津。
沐津也没辙。
谁能想到民间对银元的接受那么快!
户部那边多了二十多万两各种形状、各种成色的银子,这还只是最近两天的情况,等银元的消息传播的更远了……反正那场面是可以想象的。
甚至工坊主和商人们兑换银元都还愿意亏本兑换,即一百两银子兑换八十银元,甚至有急切的一百两银换六十银元都可。户部负责兑换的小吏问商人,这么亏本兑换银元他们能受得了?
结果工坊主和商人们的回答是,相比起清点银子、分割银子、辨别银子成色用掉的时间,亏掉的那点银子那是洒洒水啦。朝廷的银元式样统一,成色稳定,币值稳定,交易的时候不用称量,相比以前的银子不知道方便多少。
一些拿到了银元的工坊主和商人在和人交易时,只需要带几个长条木盒,一个长条木盒里装一百个银元。交易的时候,大额用这种装银元的木盒交易,小额的用铜钱补足。
尝到了甜头的工坊主和商人们,就迅速要求大量兑换银元了。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工部铸币坊每天铸造的银元数量,压根满足不了工坊主和商人们对银元的需求。
不过,今天朝会的主要事务还不是银元的事情,而是朔北边军和西北边军的事。
朔北边军和西北边军的信使来了,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两北边军的归附,更重要的还是代国和凉国的归顺。代国和凉国的归顺倒不意外,因为这两本身就是朔北和西北两边军分别建立的。
两边军不想承认司马晋,也不想和司马晋开战,就整出了代国和凉国。不承认司马晋的后果是,司马晋也狠心切断了对这两边地的粮草运输。
但两边军的将士也是硬气,宁肯去草原上打秋风以及自己种地,都不向司马晋低头。
不过,代价也惨。
西北边军的能战之兵只剩了四千人,其中骑兵只剩了一百多。朔北边军也没强到哪去,只剩下了一万人,骑兵也只剩了六百。没办法,为了让人有口吃的,只能裁军以及宰杀马匹。
但就算只剩了这么点兵,司马晋也没敢对两边军动心思,毕竟边军尤其是朔北边军打起来太悍不畏死了,死战至全军覆没在朔北边军中是很常见的事。
不过让朔北边军和西北边军都安心的是,草原上也打成了一锅粥,四大汗国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彻底打红眼了,别说组织军队南下大草谷,还得防着边军去打他们的草谷。
但让西北边军和朔北边军很郁闷的是,肥硕的草原部族都在东北边军那边,他们打草谷也弄不到太多吃的。
两北边军的归顺,带来了一个大问题——粮食!
目前府库里的粮食,虽说能够支援的起这两地的边军。户部认真算过,支援朔北边军算上路上消耗的,需要的粮食不会超过三十五万石。支援西北边军,因为路途过远,路上消耗不少,但需要的粮食也不会超过六十万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