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拒绝做皇商(2/2)
制作这种压缩饼干确实有难度,尤其是在这个完全没有任何机械化的古代社会。
但这些难度她已经克服了,找到了替代那些机械化机器的替代品。
虽然速度上会慢很多,但是能用,所以难度也就不叫难度了。
“太好了!给军中的将士们配备上这种干粮,即便出现意外情况,粮草一时供应不上,也不用担心他们再饿着肚子杀敌了!”
赵松明激动的脸颊发红,当即便对沈玉楼道:“沈姑娘,从即日起,便由你来负责带领人手制作这种干粮,越多越好!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朝廷这边会全力支持你,价格也由你来定!”
沈玉楼:“……”
这下轮到沈玉楼目瞪口呆了。
说实话,她一开始萌生做压缩饼干的想法,完全是担心赵四郎饿着,从琢磨着给他做一种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但又热量极高的食物。
这样,赵四郎埋伏杀敌时,也不至于饿着肚子。
至于这种堪称能量炸弹的干粮问世后,会不会引起些注意,甚至是会被列为军用干粮这些问题,她也想过。
但在她的预想中,朝廷应该会从她这里征收配方和制作工艺,然后再有朝廷的人接手生产一事。
再不济,也应该由资格老的皇商来接手。
毕竟这些干粮是作为军用粮储备的,万一将士们吃出问题来,那就关乎到国之存亡的大问题。
刺史大人太看得起她了,居然将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她去做。
当然,刺史大人可能也是觉得,方子是她想出来的,所以这份肥差也理应给她。
说起来也是好意。
可这沉甸甸的担子,她这幅小身板可挑不起来。
也不想去挑。
因此,短暂的惊诧后,沈玉楼立马婉拒道:“多谢大人好意。然民女自幼体弱,恐挑不起这副重担,不过民女愿意将这种干粮的配方,以及详细的制作工艺,一一呈上。倘若过程中有遇到不懂的,民女也会悉心指导。”
——但就是不能让我来负责此事。
后面这句话沈玉楼没说,但她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十分明显了。
说她胆小也好。
说她没用也罢。
总而言之,生产军粮这副担子,她是万万不会逞能揽下的。
万一不小心出了差错,她一个人掉脑袋事小,说不好还会连累赵家上下。
再者,这也算是个大肥差了,消息放出去后,还不知道会引来多少人垂涎欲滴呢。
俗话说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她一个无甚根基的人,就算她谨慎谨慎再谨慎,但也架不住有心人会不会暗中给她使绊子,设计陷害她。
她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不缺吃不少穿,名下有铺子,手里有余钱,脑中还有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而这种规划中,绝不包括“皇商”这一条。
见赵松明露出狐疑的神色,沈玉楼索性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她直言道:“不瞒大人,民女生平无大志,追求的就是个安稳富足。”
言外之意:做皇商风险太大了,我不干,您另寻他人吧。
赵松明:“……”
大概没想到有人会把到手的财富往外推。
更加没想到沈玉楼会说的这么直白,胆小懦弱的坦坦荡荡。
赵松明愣了一瞬,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丝毫没有被拂了好意的不悦。
性格率直如他,生平最反感的就是说话藏三分露三分的人。
沈玉楼这有什么说什么性子,反倒是让他大为欣赏。
不过……
赵松明转头看向赵四郎。
“四郎,你的意思呢?”
这可是一块滋滋冒油的大肥肉呢。
应该不是所有人都舍得往外吐吧?
沈玉楼的心一下子提起,紧张地望着赵四郎。
都说财帛动人心,万一赵四郎不舍得松手……她该如何劝呢?
结果赵四郎想也没想,立马便说道:“我尊重玉楼的意思,她说如何,便如何。”
没有丝毫的犹豫和不舍。
沈玉楼提起的心缓缓落地。
她松开捏紧的拳头,悄悄将掌心的汗水往衣服上蹭了蹭。
就这会儿功夫,她都紧张出了一手心的汗。
赵松明见两人意见一致,便也不再多言。
他道:“既是这样,那我便另外寻人了。”然后看向沈玉楼,正色道,“不过,这份功劳还是你的,谁也夺不去,我这就将详情如实禀报到朝廷那边;另外,你现在就家去,赶紧再做一盒子那种……压缩饼干出来,我让人一并送到京城去,为你请功!”
虽然赚不了这份钱,但是却有功可领,这对沈玉楼来说再合心意不过了。
要知道,挣钱的途径多的是,但是朝廷盖章认证的功劳却不是那么好挣的。
如果朝廷那边封她个什么夫人之类的,那她以后也不是谁想杀就能杀的了。
在这个权利至上的时代,身上有份功名太重要了,比钱都好使。
沈玉楼内心欢喜,连忙行礼道谢。
赵松明摆手道:“这是你应得的。快回去准备吧,不要误了时辰。”
“好。”
沈玉楼当下告辞。
赵四郎也从府衙出来,和她一道家去。
路上,沈玉楼感激地对赵四郎道:“赵大哥,方才,谢谢你啊。”
方才,赵四郎要坚持揽下这份差事的话,依照刺史大人对他的看重程度,肯定不会拒绝的。
而赵四郎揽下这份差事,就代表她也要加入其中。
可她是真的不想插手这种事情。
好在赵四郎没为财帛动心,没让她为难。
赵四郎笑了笑,抬眸环顾四周。
长街上面白雪皑皑,稀稀拉拉的看不见几个人影。
赵四郎放心了,停下来问她:“难道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种钻进钱眼里出不来的人?”
不等沈玉楼摇头否认,赵四郎又长叹一声,仰头望天,神情哀伤道:“唉,没想到我在你心里,竟是那么不堪。”
“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赵大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