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 > 第285章 反叛军解散

第285章 反叛军解散(1/2)

目录

第二百八十五章反叛军解散

科特迪瓦边境检查站的凉棚下,李伟将一杯冰镇可乐推到唐·本杰明面前,玻璃罐外壁凝结的水珠顺着桌沿滴落,在水泥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唐先生,先歇口气,阿比让的机票已经订好了,明天上午十点的航班,直飞纽约。”他说着,将一份包装完好的三明治递过去,“知道你们一路没怎么吃东西,这是刚从镇上餐厅买的,还热着。”

唐·本杰明接过三明治,却没有立刻打开。他靠在塑料椅上,目光越过检查站的栏杆,望向利比里亚方向——那边的天空依旧弥漫着淡淡的黑烟,即便隔着十几公里,仿佛仍能嗅到空气中的硝烟与腐臭。刚才在边境线看到的刀疤军官早已不见踪影,但那疯狂的嘶吼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利比里亚……彻底沦陷了?”杰瑞拧开矿泉水瓶,猛灌了几口,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

李伟点了点头,打开手机调出最新的新闻推送,屏幕上的图片触目惊心:蒙罗维亚总统府的屋顶插着反叛军的旗帜,一群穿着迷彩服的武装分子正举着枪欢呼;维和部队的营地外,挤满了逃难的平民,蓝色头盔的士兵正用盾牌组成人墙维持秩序。“今早反叛军联合米勒的队伍攻破了总统府,利比里亚政府高层连夜乘专机逃到了法国,现在整个蒙罗维亚,只有维和部队营地和和平饭店还算安全。”

“和平饭店?”唐·本杰明皱起眉,他想起离开时酒店里挤满的难民,“那里不是全是外国人吗?反叛军没敢攻进去?”

“主要是维和部队在守,”李伟滑动着手机屏幕,解释道,“饭店紧挨着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驻地,反叛军现在还不敢和联合国硬刚。但里面早就乱成一锅粥了——住满了欧美国家的公民,还有不少当地的有钱人,外面则围了成千上万的平民,都想冲进去躲战火,维和士兵只能用枪托驱赶,昨天已经发生了好几次踩踏事件。”

汤姆端起可乐喝了一口,冷笑道:“那群反叛军和米勒的人,说白了就是乌合之众。之前在小镇遇到的,有些人连枪都握不稳,全靠人多撑场面。”

这话倒是说到了唐·本杰明的心坎里。他想起逃亡路上遇到的反叛军,大多穿着破烂的衣服,有的甚至光着脚,手里的AK-47锈迹斑斑,射击时连瞄准都不会,全是胡乱扫射。“米勒的三万多人,本来就是临时雇佣的员工一般,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无业游民,还有些是被胁迫加入的;反叛军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少数骨干,剩下的都是些没经过训练的年轻人,有的甚至才十五六岁,手里拿着砍刀就敢称自己是‘战士’。”

李伟叹了口气,点开一段现场视频:画面里,一群穿着各异的武装分子正围着一辆卡车抢劫,有人扛着抢来的电视机,有人抱着几袋大米,还有人拿着酒瓶狂灌,喝醉了就对着天空开枪。“他们根本没有军纪可言,攻下蒙罗维亚后,就开始在市区烧杀抢掠。昨天有记者拍到,米勒的人闯进居民区,把男人拖出去枪毙,女人和孩子要么被掳走,要么被直接扔在火里,连联合国的观察员都看不下去了,发了好几次谴责声明。”

唐·本杰明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那些路边的惨状:被焚烧的房屋、堆叠的尸体、孩子绝望的哭声。他能想象到蒙罗维亚城内的景象——曾经的街道变成了屠宰场,鲜血顺着排水沟流淌,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糊味,那是比战场更恐怖的炼狱。

下午三点,唐·本杰明一行人抵达阿比让的酒店。刚走进房间,就听到电视里传来利比里亚语的播报,画面上是反叛军的首领,一个名叫卡马拉的中年男人,穿着熨烫整齐的军装,胸前别着一枚勋章,正对着话筒慷慨激昂地演讲。

“他就是反叛军的首领,卡马拉,”李伟解释道,“以前是利比里亚政府军的团长,去年因为族群矛盾叛逃,拉起了这支队伍。”

唐·本杰明坐下来,认真听着翻译后的内容。卡马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眼神里带着一种狂热的坚定:“我们不是反叛者,我们是为族群生存而战的勇士!长久以来,我们的族群被边缘化,土地被掠夺,话语权被剥夺,连孩子都只能在茅草屋里等死!今天,我们拿下了这座城市,只提出三个诉求:第一,族群独立自治,拥有自己的行政区域;第二,组建自己的防卫力量,保护族群的安全;第三,收回被非法侵占的土地,让我们的人民能靠耕种活下去!”

他顿了顿,举起右手,对着镜头庄严宣誓:“我们绝不做屠杀无辜的恶魔!从今天起,禁止任何武装分子伤害平民,禁止抢劫财物!若有违反,格杀勿论!”

杰瑞嗤笑一声:“现在说这些,早干什么去了?昨天还在烧杀抢掠,今天就装起正义使者了。”

“估计是怕引起大国干涉,”唐·本杰明靠在沙发上,分析道,“利比里亚的钻石、橡胶资源丰富,欧美国家在这边有不少矿场和种植园。反叛军要是一直屠杀,毁了这些资源,大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但要是他们只是想要自治,大国说不定还能接受——换个听话的代理人,反而能捞到更多好处。”

果然,没过多久,电视里就切换到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新闻发布会。维和部队指挥官马克·安德森上校站在话筒前,脸色严肃:“现在,联合国给所有加入反叛军和米勒队伍的人最后一次机会:48小时内,放下武器,到指定地点登记投降,我们将不予追究;48小时后,维和部队的支援部队将抵达蒙罗维亚,届时所有拒不投降的人,将被视为非法武装,直接采取军事打击!”

发布会结束后,李伟接到了一个电话,挂了之后脸色有些复杂:“刚才在利比里亚的朋友说,维和部队的运输机已经在加纳起飞了,载着装甲车和特种兵,估计明天就能到。现在蒙罗维亚的武装分子已经慌了,不少人开始偷偷扔掉武器,往乡下跑。”

“米勒呢?他会投降吗?”帕克问道,他还记恨着米勒追杀他们的仇。

“不好说,”李伟摇了摇头,“米勒看似是为了给雅各布报仇实则为了自己利益,和反叛军只是互相利用。但他的队伍本来就是一群临时招募的人员,现在支援要到了,估计会树倒猢狲散,他自己说不定早就跑了。”

唐·本杰明没再说话,走到窗边看着阿比让的街景。这里和蒙罗维亚截然不同:街道干净整洁,行人穿着整齐的衣服,孩子们背着书包放学回家,路边的小贩在叫卖水果,空气中弥漫着芒果和咖啡的香气。很难想象,仅仅隔着一条边境线,却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老板,你在想什么?”杰瑞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在想蒙罗维亚港,”唐·本杰明轻声说,“本来还想和伊莱亚斯合作,把那里改造成深水港,现在看来,彻底没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