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第二阵,开始(1/2)
黑白学宫老宫主被弟子搀扶着,踉踉跄跄走回到南侧观礼台。他脸色灰败,眼神涣散,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口中还喃喃着:“王道...霸道...”,显然还未从诸葛亮那番如同雷霆万钧的驳斥中回过神来。
联军众臣连忙上前,却无人出声安慰。因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同样的震惊、难以置信以及绝望。
丞相杨洪张了张嘴,想说些鼓舞士气的话,却发现任何语言在刚才那种绝对碾压的智慧交锋面前,都显得无比苍白。他最终只是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诸葛亮的那一番话,不仅仅是一场辩论的胜利,更是一种维度上的碾压。他将‘王道’和‘仁政’从虚无的道德指责,提升到了天下一统、万民福祉、历史进程的宏大层面,并用大秦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为支撑,彻底击碎了联军试图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大秦的幻想。
太学博士们面红耳赤,他们发现自己皓首穷经研究的那些‘王道’、‘仁政’的经典教条,在诸葛亮结合现实的宏大阐述下,变得迂腐和不切实际。
这还怎么争?无论从格局、逻辑、还是事实依据,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现在...如何是好...”一位老臣颤声道,“那诸葛亮...所言...无从反驳啊...”
“寒门科举,平民书院、轻徭薄赋...”独孤明脸色苍白地重复着这几个词,苦涩道,“这些...确是我等两国难以企及,或...或不愿为之之举...大秦抓住了根本...”
楚帝更是面如死灰,诸葛亮最后那段话像一把毒刃,精准地刺穿了他最后的遮羞布,却又让他无力反驳。
“怎么办?”良久,周帝才干涩地吐出三个字,声音沙哑。
无人应答。
诸葛亮的表现,已经近乎非人。其思维之敏捷、逻辑之缜密、口才之犀利,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到一种无力感。而这,还只是秦帝麾下其中一人!
“下一场...派谁?”楚帝艰难地开口,目光扫过帐下众人。
被他目光扫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或移开视线,不敢与之对视。连老宫主都一败涂地,他们上去,岂不是自取其辱?
帝国书院院长脸色变幻,他本是预定后续出场的人选,但此刻信心已然动摇。
“或许...或许可论些偏门学问?”有人怯生生地提议,但立刻被自己否决了,在这种国运之辩上论这些,无异于承认己方在核心议题上的失败,更会惹大秦耻笑。
“就让...就让院长去吧,尽力便可...”又有人低声道,语气中已带了认命的意味。
联军帐内,一片愁云惨淡。仿佛下一场不是去辩论,而是去赶赴刑场。
赢,难如登天。甚至,能不输得太难看,似乎都成了一种奢望。
北侧秦军则与南侧的死寂绝望形成鲜明对比。气氛热烈,如同庆典。诸葛亮翩然回归,迎接他的是众臣由衷的敬佩目光和萧照渊赞许的颔首。
“孔明此番言论,真乃煌煌大论,振聋发聩!”郭嘉抚掌笑道,“看那老宫主失魂落魄的模样,怕是道心已损啊,哈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