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集:铁律立威,首犯伏法(2/2)
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挤出一个身影。那人穿着粗布衣裳,手里紧紧攥着几张纸,正是昨日刚领了公士爵和田契的李四。他原本是赵地的佃农,家里三代都靠租种地主的田过活,昨天听说秦军招兵,还能凭军功得爵位、赐田产,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今天一早就拿到了公士爵的文书和一亩田的田契。
李四走到人群前面,举起手里的文书,高声说:“大家别信赵大人的话!我昨日刚得了公士爵,官府已经把田契给我了!那田就在城南,我今早还去看过,地界都划得清清楚楚!赵大人藏了这么多兵器,不是想造反是什么?将军斩他,是按秦律办事,是对的!”
说着,李四把田契递到身边几个百姓面前:“你们看,这是官府盖了印的田契,假不了!我家三代佃农,从来没想过能有自己的田,秦军的爵位,是真的能兑现!”
百姓们围了上来,传阅着李四的田契。只见那田契上写着李四的名字,还有邯郸府衙的红色大印,字迹清晰,绝不是假的。
“真的是田契啊!”
“我就说秦军不像骗人的,昨天还有人领了粟米呢!”
“赵德藏了这么多兵器,肯定是想造反,要是让他成了,咱们别说得田产,说不定还得遭兵灾!”
议论声瞬间变了风向,百姓们纷纷附和李四的话,看向赵德的目光也充满了敌意。赵德见状,急得满脸通红,还想再辩解,却被秦斩示意亲卫堵住了嘴。
秦斩走上高台,拿起一份罪状文书,声音透过铜制扩音器传遍闹市:“赵德,原赵国王室旁支,私藏兵器逾百件,意图不轨,违反秦律,今日依法斩首,以儆效尤!”
话音刚落,亲卫便将赵德押到高台前的行刑处。刽子手手持长刀,寒光一闪,赵德的头颅便落了地。百姓们没有惊呼,反而响起一阵低低的喝彩声——他们看惯了乱世的混乱,如今秦军依法办事,还能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的秩序,比赵国末年的混乱要好上太多。
秦斩看着台下的百姓,高声说道:“大秦推行军功爵制,不分出身,凡参军者,斩敌有功便有爵位、有田产,官府绝不食言!今后,若有敢私藏兵器、意图造反者,不论身份高低,皆按秦律处置!”
百姓们纷纷鼓掌,不少人当场就往征兵点走去——他们原本还有些犹豫,如今见了李四的田契,又看到秦斩依法处置赵德,彻底放下了心。跟着秦军,不仅能有安稳日子过,还能凭自己的本事挣得爵位和田产,这样的机会,谁愿意错过?
李四站在人群中,紧紧攥着手里的田契,脸上满是激动。他抬头望向高台,看着秦斩的身影,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当兵,多杀敌人,挣更高的爵位,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邯郸闹市的青石板路上,也照在百姓们充满希望的脸上。秦斩知道,肃清赵德只是第一步,要彻底稳住赵地,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但看着眼前涌动的人群,他心里有了底——只要依法办事,兑现承诺,百姓们自然会拥护大秦,赵地的根基,也就能慢慢稳固下来。
亲卫走上前来,低声禀报:“将军,蒙恬将军派人来报,巨鹿郡那边发现了贵族私藏的粮草,请求支援。”
秦斩点点头:“备马,即刻前往巨鹿郡。”
他转身走下高台,翻身上马,玄色的披风在风中扬起。身后的邯郸闹市,百姓们还在议论着军功爵制,征兵点前已经排起了长队。秦斩勒住缰绳,回头望了一眼这座渐渐恢复生机的城池,随即策马向前——前路还有很多事要做,伐楚之战不远了,赵地的安稳,是大秦统一天下的重要一步,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马蹄声渐渐远去,消失在邯郸城的街巷深处。阳光洒在地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也照亮了大秦一统天下的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