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没钱还说个啥?(1/2)
当蓉蓉带着刘晓杰和关义来到“小兰花化妆品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夕阳照耀着厂区那些充满了年代感的厂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古怪的味道——浓重的化工品气息当中,还夹杂着陈旧的纸张放久了之后的那种酸味儿。
墙壁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标语,已经显得斑斑驳驳,活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
“杜厂长。”蓉蓉很热情的介绍着:“这两位分别是星火公司的刘总和关总,他们来咱们厂里看……考察一下。”
“欢迎两位贵宾来我厂参观考察……”这位杜厂长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儿,或许是为了迎接“两位贵宾”的考察,专门穿了一身簇新的西装,还像模像样的系了一条鲜红的领带,虽然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但却十分的热情:“我叫杜跃进,请二位老板到我的办公室就坐……”
对于蓉蓉联系的这笔业务,无论是张丽丽还是诸葛云,全都没有一丁点的兴趣,毕竟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名牌产品”了,早就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掉了。
只有关义和刘晓杰二人觉得这事有些搞头,所以就专门来到小兰花化妆品厂来“考察一番”。
这个所谓的“厂长办公室”,其实就是一座老式的青砖房,夕阳的余晖被四四方方的旧式玻璃窗切割成一个个齐齐整整的几何体。脚下的水磨石地面早已经在岁月的洗礼当中变得异常粗糙,摆放在办公室里的实木档案柜,还有桌子上的那个暖水壶,无不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在这间偌大的办公室里头,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满满一墙的奖状,还有那些摆放的整整齐齐的奖杯。
“我们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位杜厂长指着墙壁上的那些奖状,满脸都是骄傲的表情:“我们的产品曾经获得过省优、部优,还有这个……”
“这是轻工业部颁发给我们的优秀进步奖一等奖。”就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军功章似的,杜厂长特意指着那个镶嵌在玻璃框里头的奖状说道:“想当年,咱们省内就只有我们一家得过这样的一等奖哦。”
刘晓杰眯着眼睛看了看奖状上的日期……比我的年纪都大呀。
至于说“轻工业部”……这个部门早就已经没有了呀。
“我们厂曾经连续四次获得先进生产单位荣誉称号……”
当杜厂长喋喋不休的讲述着昔日的辉煌之时,蓉蓉早就已经看出了刘晓杰和关义的不耐烦:要是像杜厂长这样把每一张奖状每一个奖杯的“辉煌历史”都讲述一遍的,到天黑都讲不完。
“杜厂长,我这次带刘总和关总过来,主要是想谈谈咱们的产品……”蓉蓉赶紧打断了他的话头儿,“您还是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产品吧。”
说起自家的产品,这位杜厂长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大沓子文件,如数家珍般的介绍着:“咱们的产品全都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这是生产许可证……这是质量检验合格证……”
刘晓杰和关义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看这些纸面上的东西:“杜厂长啊,你说的这些东西不妨以后再说,我就是想问问咱们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杜厂长再也没有了刚才的“滔滔不绝”,他一下子就“哑火”了,讲话的时候顿时就变得磕磕绊绊起来:“这个嘛……市场占有率嘛……我们的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深受消费者欢迎”这种话,纯粹就是毫无营养的空话,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
好在刘晓杰已经做过一点初步的市场调查,并且马上就拿出了准确的数字:“杜厂长,我几天我们曾经做出过一点点初步的市场调查工作……这是我们的调查数据,可能会有些偏颇,但绝对大差不差,您先看看吧。”
杜厂长接过了刘晓杰递上来的那份“调查表”,看到上面的数据之后立刻就露出了尴尬的表情。
“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作为贵厂拳头产品的小兰花洗发水,在25岁以下的消费者当中,认知度不超过4%。在30岁以上到40岁这个年龄段当中,认知度有27%。”
除了这个品牌认知度的调查结果之外,刘晓杰还有一份更加详尽的市场调查报告:在便利店、小卖部等等这些终端销售场景当中,几乎完全看不到这个牌子的产品。也就只有在一些超市当中还偶尔能够看到,但却不是摆在化妆品类目当中,而是被摆在“洗涤用品”之内,和洗衣服、洁厕灵、洗洁精等等家用洗涤用品归属到了同一个类别。
洗发水这种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宣传力度一旦跟不上,马上就会被市场淘汰,更何况是这种几十年前的老牌子……别说是普通的消费者了,就算是刘晓杰和关义这样的“专业人士”都知之甚少!
所谓的“名牌洗发水”,纯粹就是昨日黄花,已经没啥商业价值了。
但刘晓杰和关义还是来了,最主要的原因就只有两个字: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