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剑桥英语(1/2)
送走了老姥爷,刘旭从姑姑家回来后,每天便无所事事。这放寒假了,他的心思,自然完全不在学习上了,只是更加痴迷于养鸽子。他每天都不着家,净是往村里,那些养鸽子的鸽友家钻。
国增对此,左右为难,你说他养鸽子,是玩物丧志吧,但也不是。这不,年底的六年级期中考试,他又得了个全班第一,家里墙上的奖状,都快贴满了。你说他心思都在学习上吧,这也不是,成天的围着那俩鸽子转,你能说他心里每天在想什么?
国增听人说,咱这村里上学的孩子,等上了初中,一般英语成绩就差,为此学习的总成绩,会落下的,这寒假正是给孩子,补习英语的最好时机,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国增想想,觉得人家说的对,你看这大梨园村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们只学语文和数学,根本就没有学过英语,等明年,刘旭就上初中了,到时候,他从零开始学英语,这能学会吗?能学好吗?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增跟人打听后,便开着摩托车,载着刘旭,来到了县里的剑桥英语少儿培训班,咨询过学校的老师后,决定给刘旭也报个寒假班,跟着培训班的老师学英语。
对于学英语这件事,刘旭自然乐意。人家别的村,像是他们一个镇的苏东村、苏西村、马厂村、王文村等小学,都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可唯独他们大梨园村,从始至终,就从来没有开过英语课。现在,爸爸让自己上英语培训班,这简直是太好了,到时候,自己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多帅气。
寒冬腊月,刘旭每天下午骑着自行车,跟邻村的几个孩子,一起搭伴去县里的英语培训班,从26个英文字母学起,从最简单的单词学起。等晚上培训班下了课,再赶着夜色,骑车回家。
没有任何英语基础的刘旭,学起英语来,着实觉得吃力,那些别人看似简单的单词,读几遍,就会读,甚至可以默写出来的单词,他往往记不住,不知道该怎么念。
例如老鼠这个词,英文是“oe”,他不会读,也记不住,就在单词的猫希望老鼠死,所以oe”读作“猫死”。
诸如此类的词汇,还有很多,就拿最简单的数字词汇,例如数字2,英语是“o”,他就在课本上,写个“吐”。数字3,英语是“three”,他就在
土人自有土法子,笨人自有笨法子,但这些土法子和笨法子,终究比不上别人的天资聪慧,更是比不上那些,学过几年英语,有扎实的英语底子和基础的孩子。整个培训班里,大多是一些城里的孩子,只有刘旭等少数,几个农村来的孩子。而刘旭又是这些孩子里,学的最差的,甚至在老师的眼里,他是最笨的那一个。
一向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聪明学生,班里同学们眼中的孩子王,品学兼优的大哥,顿时成了最不起眼的那一个。刘旭的心里,自然有很大的挫败感,而在这些挫败感之下,油然而生一种自卑感,学英语这件事,太难了,他怎么学也学不会,越学越是觉得吃力。
半个月后,刘旭由最初对学英语的好奇,兴奋,充满兴趣,逐渐变的没了热情。困难之下,他开始退缩,甚至觉得,自己每天顶着寒风,跑到县里学英语,简直是一种痛苦,是遭罪,是身体和心灵的折磨,自己每天来来回回的去县里上课,这是图什么呢?
但毕竟,爸爸为了自己学英语,给培训班交了钱,既然交了钱,那自己就得学,就不能抱怨,更不能中途放弃。自己只好咬着牙的,每天坚持去上课。但即便坐在那,那些单词,语法,语句,自己是真的听不懂,也得继续坐着听,刘旭忽然想到了,老师们经常,形容差学生的一个词:听天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