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归来,我林冲追妻火葬场 > 第12章 圣火西行

第12章 圣火西行(1/2)

目录

圣火西行:武当雏形与波斯秘影

林烨在一阵刺骨的寒雾中睁开眼时,指尖还残留着执掌真武剑的沉凝触感。他本该在武当山紫霄宫的丹房里推演太极十三式,可此刻身下却是潮湿的青石,鼻尖萦绕着襄阳城头特有的硝烟与尘土混合的气息——不是记忆里武当山的松涛,而是南宋末年,神雕后期那场浩劫后的余温。

“张君宝?你醒了?”清亮的女声在身侧响起,郭襄提着半盏残灯蹲下身,鬓边还沾着几缕未及打理的发丝,眼中满是关切,“方才你在废墟里晕了过去,我还以为……”

林烨喉头微动,抬手触到自己脸颊时,指尖传来的是少年人紧致却带着风霜的触感。他不是张君宝,他是带着三百年武当传承记忆的林烨,却阴差阳错成了刚从觉远大师身边离开、尚未开创武当的张三丰。而眼前的郭襄,正是那个寻杨过不得、心怀怅惘,却仍有侠女英气的峨眉开山祖师。

“郭姑娘,”林烨压下心头的震荡,声音尽量平稳,“我无碍,只是方才恍惚间似有顿悟,竟失了神。”他不敢暴露穿越的秘密,只能借“顿悟”掩饰异常——这对习武之人而言,本就是常有的事。

郭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顿悟?张君宝,你年纪轻轻,内功却已颇具根基,若真有顿悟,倒是可喜可贺。”她顿了顿,又叹了口气,“只是如今襄阳已破,江湖动荡,即便武功再高,也难挽这乱世……”

林烨心中一动。他想起自己穿越前曾沉迷金庸武侠,对神雕后期的剧情了如指掌:郭襄此后会遍历江湖,四十岁后大彻大悟开创峨眉;而张君宝会在武当山隐居,最终创立武当派。可现在,他成了张君宝,是否能改变些什么?更重要的是,他脑海里除了武当武学,竟还多了一份残缺却精妙的功法记忆——圣火令武功。

那是明教的镇教绝学,源自波斯,以诡异刁钻、变幻莫测着称。林烨不知这记忆为何会出现,却知道这是眼下难得的机缘。他看向郭襄,见她虽有愁绪,却仍有探索江湖的热忱,便试探着开口:“郭姑娘,我听闻西域波斯有明教总坛,其圣火令武功独步天下,且近日波斯明教似有异动。既然江湖无处可去,不如你我同往西域,一来可探明教秘辛,二来也能开阔眼界,或许能寻到另一条安身立命之路。”

郭襄闻言一怔,随即眼中亮起光。她本就喜好游历,寻杨过无果后正感迷茫,林烨的提议恰好戳中了她心底的好奇:“波斯明教?我倒曾听父亲提起过,说那是个教义奇特的教派,只是远在西域,少有人知晓其真容。你愿意同我前往?”

“正是。”林烨点头,“我观姑娘心怀天下,却囿于儿女情长,若能亲眼见一见异域江湖,或许能解心中郁结。况且我那顿悟中,似与圣火令武功有隐隐呼应,若能亲见其真貌,对武学修行也大有裨益。”他半真半假地说着,既为自己的武功记忆找了借口,也为郭襄找了前行的理由。

郭襄果然被说动,当即点头:“好!那我们便即刻动身,先往西域方向去,路上再打探波斯明教的路径。”她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尘土,眼中的怅惘淡了几分,又恢复了几分少女的鲜活——这正是林烨想看到的,他不想让这位传奇女侠过早被愁绪困住。

两人简单收拾了行装,郭襄取出随身携带的倚天剑(此时尚未定名,只是郭家传承的一柄利刃),林烨则将觉远大师所传的《九阳真经》内功暗自运转,确保行路时的体力。他们避开了元兵盘踞的城镇,专走山林小道,白日赶路,夜晚便在山洞或破庙里歇息。

途中,林烨开始尝试将脑海中的圣火令武功传授给郭襄。这门武功与中原武学截然不同,中原武学讲究堂堂正正、循序渐进,而圣火令武功却反其道而行,招式诡谲,甚至有些违背人体常理,比如“幻阴指”的阴寒内劲、“乾坤大挪移”(圣火令武功衍生出的基础心法)的借力打力,都让郭襄初学时极为不适。

“张君宝,这招式也太怪了!”一次夜间修习时,郭襄练到“流云飞袖”的变式,手腕翻转间总觉得内力滞涩,忍不住抱怨,“明明看着简单,可真要运功时,却总像被什么东西绊着似的。”

林烨坐在一旁,借着月光观察她的动作,心中暗道:圣火令武功本就源自波斯,与中原武学体系相悖,郭襄自幼修习郭家武学,根基已固,初学自然会有抵触。他起身走到郭襄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腕,引导内力流转:“你别用中原武学的‘刚劲’去硬套,试试将内力放柔,像水流一样绕开阻碍,这门武功讲究的是‘巧’,不是‘强’。”

他的掌心温热,内力柔和却稳定,郭襄只觉一股暖流顺着手腕涌入,原本滞涩的内力竟真的变得顺畅起来,手腕翻转间,衣袖如流云般划过,恰好避开了想象中的“阻碍”。她心中一喜,抬头看向林烨,眼中满是感激:“原来如此!多亏你指点,我才明白这武功的诀窍。”

林烨松开手,微微一笑:“你本就聪慧,只是一时没转过来弯。这圣火令武功虽诡异,却也有其道理,多练几日便能熟练。”他看着郭襄重新投入修习,月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少女的认真与坚韧,心中不禁有些感慨——若不是穿越,他或许永远没有机会与这位传奇女侠并肩同行,更别说传授武功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一边赶路,一边修习圣火令武功,彼此的默契也越来越深。他们遇到过元兵的盘问,凭借着日益精进的武功和郭襄的机智化险为夷;也遇到过江湖上的小毛贼,林烨用刚入门的圣火令招式“绵掌”轻松制服,郭襄则在一旁看得连连称奇,越发觉得这门武功的精妙。

约莫一个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西域边境的一座小城。这座小城靠近波斯,街上随处可见高鼻深目的波斯商人,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和异域食物的味道。两人找了家客栈住下,打算先打探波斯明教的具体位置。

客栈老板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见林烨和郭襄是中原人,倒也热情,得知他们要去波斯明教,脸色却突然变了,压低声音道:“两位小友,你们可别去招惹那波斯明教!最近那地方邪门得很,不少去做生意的商人都没回来,说是遇到了‘不死的军队’,跟木乃伊一样,见人就杀!”

“木乃伊?”郭襄皱眉,“那是什么?”

“就是用布裹着的死人!”老板声音发颤,“我听回来的商人说,那些军队全身裹着白色的麻布,眼睛是两个黑洞,走路僵硬,却力大无穷,刀砍斧劈都没用,好多人都死在他们手里了!你们要是想去波斯,还是绕着明教总坛走,别去送死啊!”

林烨心中一沉。老板的话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波斯明教确实出了问题。所谓的“不死军队”,听起来不像是正常的武林人士,倒像是被某种邪术操控的尸体。他看向郭襄,见她眼中虽有惊讶,却没有退缩,反而多了几分探究。

“老板,多谢你的提醒。”林烨拱手,“只是我们有要事必须去明教总坛,不知你可知晓具体的路径?”

老板见他们态度坚决,叹了口气:“罢了,你们年轻人不听劝。从这里往西走,穿过一片沙漠,再翻过一座雪山,就能看到明教总坛的圣火台了。只是那沙漠和雪山都凶险得很,尤其是沙漠里,晚上会有‘鬼火’,其实是那些不死军队在巡逻,你们千万要小心!”

两人谢过老板,次日一早便动身前往沙漠。西域的沙漠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残酷,白日里烈日炎炎,黄沙漫天,脚下的沙子滚烫,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到了夜晚,气温骤降,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还真的能看到远处闪烁的“鬼火”,忽明忽暗,如同幽灵般在沙漠中游荡。

“张君宝,你看那边!”一天夜里,郭襄突然拉住林烨的胳膊,指向不远处的沙丘。林烨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十几个白色的身影正从沙丘后走出来,全身裹着麻布,走路时膝盖不弯,僵硬得像木偶,正是老板所说的“不死军队”。

那些“木乃伊”的眼睛是两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没有任何神采,却能精准地锁定林烨和郭襄的位置,缓缓朝他们走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让人头皮发麻。

“小心!”林烨低喝一声,将郭襄护在身后,同时运转圣火令武功,掌心凝聚起一股阴寒的内力——这是“幻阴指”的起手式。他知道,寻常的刀剑伤不了这些“不死军队”,只能试试圣火令武功的阴寒内劲,或许能破坏操控他们的邪术。

第一个“木乃伊”走到林烨面前,伸出干枯的手朝他抓来。林烨侧身避开,同时手指在它的手臂上一点,阴寒的内力瞬间涌入。那“木乃伊”的动作顿了顿,麻布下的身体似乎微微颤抖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僵硬,继续朝林烨抓来。

“没用?”林烨心中一惊,没想到圣火令的内劲竟只能让它停顿片刻。这时,其他的“木乃伊”也围了上来,将两人团团围住,干枯的手不断朝他们抓去,带着腐朽的气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