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惊鲵捡了一个人:他要弥补遗憾? > 第211章 回去之后,我再找一个专门教你律法的老师。

第211章 回去之后,我再找一个专门教你律法的老师。(1/2)

目录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两人便登上马车,继续向南而行。

车内,扶苏依旧沉默,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村落,眼神不再仅仅是好奇,多了几分沉静的观察与思索。

昨日的见闻,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上。

马车行驶了约莫大半日,地势渐有起伏,村落分布也变得稀疏。

午后,他们抵达了另一个规模稍大的村落。

此村名为“合阳里”,通过一番询问得知,这里是几年前由秦国本土的农户与迁徙在此的韩人混居而成。

村口的界碑似乎都较洼里村更为规整些。

一进村,气氛便明显不同。

田畴划分得更为整齐,沟渠修缮得也更为完备。

虽是午后,田里劳作的人却不少,有男有女,甚至还有些半大的孩子跟在后面帮忙。

让扶苏略感惊异的是,他听到的口音并非纯粹的秦腔,夹杂着一些他听不懂的韩地方言,但人们彼此交流似乎并无障碍,时而还能听到几声笑语。

更让他惊奇的是,村里竟有一处小小的晒谷场,场边立着一架明显是新造的龙骨水车,几个老人正围着水车指指点点,脸上带着颇为自豪的神情。

陈雍让马车在村口停下,依旧如昨日般,低调的带着扶苏步行入村。

他们很快便遇到了村里负责管理户籍、徭役等事的里典,听说两位是游学的士子,倒也热情,并未过多盘问。

王里典听到扶苏不经意的问起徭役之事,笑了笑。

“徭役?是啊,朝廷的征发令下来了,修渠是大事,关乎灌溉收成,咱合阳里不敢怠慢,名册早已造好,后日便出发。”

扶苏微微一愣,眼中升起一丝迷茫,他紧紧的盯着里典,想从中找出昨日那种无奈的压迫感,却发现对方神色坦然,甚至带着几分“理应如此”的认同。

“那村中壮丁可都愿意去?”陈雍啜饮着王里典招待的粗茶,闲话般问道。

王里典搓了搓手,“怎么说呢,一开始自然也有舍不得家、怕辛苦的。

但大秦法令严明,赏罚分明,服役期间口粮由官府供给,工期若提前完成还有赏钱。

再说,这渠修好了,咱们合阳里自己是头一批受益的,浇地方便了,收成就能上去。

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算得明白。何况……”

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咱们这村,秦人、韩人混居,以往难免有些磕碰。

可一起服徭役,一起啃干粮、肩并肩干活流汗,为了同一个目标使劲,反倒处出了些情谊。

他指了指晒谷场方向,“你看那水车,就是上次服徭役时,村里几个原本是韩国工匠的后人,和咱们秦人里的木匠一起琢磨出来的,好用得很!

现在村里谁还分什么秦人韩人,都是合阳里人,都是大秦子民。”

扶苏心中一动。

王里典又笑道:“其实啊,自从归了大秦,日子反倒安稳了些。

以前韩国还在时,贵族老爷们争权夺利,税赋徭役也不见轻,打起仗来更是遭殃。

现在好歹律法明明白白,只要肯出力,就能活下去,甚至能活得更好。

大王若是一统了天下,咱们做生意、打交道都方便多了,长远看,是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