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月光沉溺于星野 > 第211章 山涧的回响

第211章 山涧的回响(1/2)

目录

那句低沉的“声音,是对了”和顾言那双深邃眼眸中一闪而过的灼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沈星晚心中激荡起层层叠叠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一连两日,她坐在工棚里,对着那些浩瀚的图纸和古籍,却总觉得心神难以完全凝聚,指尖触碰冰凉的木料时,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日他目光留下的滚烫余温。

她强迫自己沉下心来,尝试绘制一个新的、更复杂的榫卯结构图,却发现线条总是难以达到以往的精准,心神时不时就飘向窗外,飘向那个沉默劳作的高大身影。

顾言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心浮气躁。这日清晨,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分配任务或是直接投入自己的工作,而是在沈星晚又一次对着图纸发呆时,走到了她的工作台前。

“收拾一下。”他开口,声音依旧是平的,听不出情绪,“上山。”

沈星晚回过神,有些茫然地抬头:“上山?”

“嗯。”顾言没有多解释,已经转身去准备简单的背篓和工具,“找点料子。”

找料子?沈星晚更困惑了。工棚角落那堆珍稀老料还堆积如山,他平日也极少亲自上山采料,多是赵伯那边定期送来。

但她没有多问,压下心中的纷乱思绪,quickly收拾好自己,跟着顾言走出了小院。念初被暂时托付给邻家一位慈祥的阿婆照看。

初夏的山林,是蓬勃的绿。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片,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清新湿润,充满了泥土、青草和野花的芬芳,鸟鸣声清脆悦耳,与山涧潺潺的流水声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乐章。

顾言走在前面,步伐稳健,对山路极为熟悉。他今日换了一双更利于攀爬的旧鞋,裤脚扎紧,背上背着一个小巧却结实的背篓,里面放着几件必要的采伐工具。

沈星晚跟在他身后,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下崎岖的山路和周围迷人的景色上,试图驱散脑海里那些不该有的杂念。然而,前方那个沉默却充满存在感的背影,总是能轻易地夺走她的注意力。

他没有说话,只是偶尔会停下脚步,用手中的柴刀拨开过于茂密的枝桠,或是伸手扶一下陡峭处的岩石,为她清出道路。他的动作自然而不刻意,却总能在她需要时恰好出现。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周围越发幽深静谧,人迹罕至。水声越来越大。

顾言拨开最后一丛茂密的灌木,眼前豁然开朗。

一条清澈的山涧从高处奔流而下,在嶙峋的怪石间撞击出雪白的浪花,形成一个小小的、清澈见底的水潭,然后又欢快地向下流去。水潭边,散落着几根被山洪冲下来的枯木,经过溪水常年的冲刷浸泡,木质变得异常坚实,纹理也呈现出独特的波浪形态,在阳光下闪着湿漉漉的光泽。

“看看。”顾言在水潭边停下,目光扫过那些枯木。

沈星晚走上前,蹲下身,仔细查看这些自然造就的“材料”。它们形状各异,质地也与工棚里那些经过干燥处理的木料截然不同,带着山野的粗犷和流水打磨出的光滑,蕴含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水的力道,”顾言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混合着哗哗的水声,显得有些模糊,却又异常清晰地传入她耳中,“能冲垮堤坝,也能琢玉磨石。”

他走到一块半浸在水中的巨大岩石旁,手指拂过岩石表面那些被水流冲刷出的光滑凹陷和奇特纹路:“木头也一样。顺它,养它;逆它,毁它。”

沈星晚心中一动,似乎抓住了什么。她看着溪水如何温柔又执拗地绕过岩石,如何在枯木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如何既塑造它们,又不真正破坏它们的内在结构。

这和她雕刻木头时,寻找木材纹理走向、顺应其理的感觉,何其相似!

顾言从背篓里拿出一把小斧和一把窄口凿,选中了一根质地坚硬、形态扭曲的老棘木枯枝。它大部分暴露在外,一截主干却深深埋在水潭边的泥沙碎石之下,被流水不断冲刷,显得格外牢固。

他没有选择容易砍伐的部分,而是看中了那段被自然力量“处理”过的、埋于水下的部分。

他脱掉鞋袜,卷起裤腿,露出结实的小腿和脚踝,毫不犹豫地踏入了冰凉刺骨的溪水中。水流瞬间没过了他的小腿肚,他却仿佛毫无所觉,站稳身形,开始清理那枯枝根部的碎石和泥沙。

阳光照在他古铜色的皮肤和溅起的水花上,折射出晶莹的光芒。他手臂的肌肉线条随着用力而绷紧起伏,每一次挥动斧凿都带着一种沉稳而精准的力量感,与哗哗的水声形成奇异的合奏。

他不是在粗暴地砍伐,而是在与水流、与泥沙、与那根顽固的枯木进行着一场力量的对话和博弈。他在寻找最省力、最不伤及木材本身优良质地的方式,将其取出。

沈星晚站在岸边,看得有些出神。这一刻的他,与工棚里那个沉默精准的匠人似乎有些不同,更多了几分山野的磅礴气息和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原始力量感。

冰凉的溪水似乎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动作效率。很快,那根老棘木枯枝的根部被完整地清理出来,他手臂用力,伴随着一声沉闷的断裂声,将其从泥沙中彻底拔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