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地平线上的庄园主 > 第四百章 背老子上去

第四百章 背老子上去(1/2)

目录

在虫茶的帮助下,老中青三个吃货终于不再撑得发晕,但指望他们生龙活虎就不要想了。

赖清在白洋地搀扶下才站起来,整个人都挂在白洋身上,面条似的双腿走路像在太空漫步一样,时不时地还打下弯,要不是白洋早栽倒了。

走出餐厅,赖清借着天空垂落的星辉才发现他们吃饭的地方是一个小巧的园林,大概有他现在居住的院子那么三四个大。

赖清暗忖应该不是董家寨的园林群。

“赖哥,你觉得这里能不能建星空基地,打造观星台?”白洋指向天空,得意地问道。

赖清下意识地抬头,着实被震撼了。

星光如瀑,银汉如流。

深邃的墨蓝天空,满目的繁星低垂欲坠,仿佛天空中抛洒的万千斛银珠,光华流转,给凝碧崖披上了朦胧的银纱。

“老头子几十年前都没见过明净澄澈的星星。”这时候,孙院士和张威也跟着走出来,望着俯仰可触的星空感叹道。

这片天空实在太干净了,比起几十年前环境还没什么污染的时候,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导师,雅鲁藏布大峡谷也不行吗?”张威抬头仰望星空,震撼归震撼,他却没什么感觉,晚上看星星,还不如研究一只猫有意思。

听人说,海拔越高的地方星空就越美丽,几年前他刚上大学时,孙院士牵头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过科考,这时候想起来才会这么问。

“傻小子,哪有这么算的,星空不会因为海拔而美丽。”孙院士抬手就是一记脑瓜崩,随即转头看向白洋问道“:这里的海拔有多少?”

“将近四千米吧。”白洋在心里略微估摸了一下。

呃,这打脸来得飞快,孙院士老脸发烫。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平均海拔也不过3000米,这不高下立判吗。

咦,这也不对啊,孙院士突然想起氧气瓶一直没用。

孙院士在海拔3000米以上就会有高原反应,现在海拔4000米怎么会没有呢。

“小洋,这不对吧,我怎么会没有高原反应?”说完孙院士还深呼吸一下,除了有萧瑟之外,空气里还带着丝丝清甜。

“老师,只要在九宫连环寨范围就没有高原反应。”张威在旁边轻声说道。

嗯,还能这样?

白洋在旁边适时补充道“:上次来寨子考察的科学家也没有研究出这是什么原因,反正出了九宫连环寨,该有高反还是有高反,哪怕是一线之隔。”

是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九宫连环寨这片群山身处碧罗雪山与十三太子雪山之间,仿佛大自然硬生生地镶嵌在那里。

似乎因为磁场或者其他原因,或者以前的科考面积不够大,都会将这里误认为碧罗雪山或者十三太子雪山。

九宫连环寨与两山结合处可谓是泾渭分明,虽然是一线之隔,空气仿佛被无形的隔膜阻隔,浓郁程度截然不同。

想到这里,白洋还瞄了赖清一眼,要不是他们误打误撞进入九宫连环寨地界,马原受了那么重的伤,单单高原反应就能要了他的命。

高反永远不是空气稀薄那么简单。

听到白洋的解释,孙院士也没有纠结这些,他一个研究猫科动物的,想研究也没有那个本事,这么奇特的自然现象就交给有能力的人去研究吧。

“听我有一个在天文台工作的朋友说在滇省两江流过的横断山脉,受到气流的影响能够观星的地方不多。”孙院长又将问题扯到了观星的问题。

听着脚下溪流的哗哗声,四周葱葱茏茏的树林给暗沉的夜幕又增添了几分幽暗,再远处的雄壮雪山若隐若现的轮廓,似是硕大无朋的巴蛇气吞远山,背负日月,于烟波缈霭之间,黛色扑人。

眨眼间雾色弥漫开来,璀璨夺华的星河隔断蓬山一万重,东天之上的新月一抹,夺走了万千目光,就连恣意横流的银汉都沾染了幽暗。

“这里水汽太大了。”孙院长遗憾地摇摇头。

如果是他们刚刚从房子里走出来看到的美丽星空,这里远离喧嚣,不失为一个绝佳的观景地。

山岚雾霭一起,破坏了一切。

这也是观星为什么会挑剔的原因。

人烟稀少、罕有污染、空气洁净且干燥是观星的必要因素。

“嘿嘿。”白洋神秘一笑,塞到赖清手里一根木棍,让他慢慢适应酸软的双腿,带着大家向后山走去。

跨过后院,一墙之隔是一片云杉和松树混杂的树林,繁茂的树冠遮住了大部分星光,内里幽森的可怕,极尽目力也只是淡淡的轮廓。

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准备照亮林间的幽暗。

不过,白洋没有,他的眼神在黑暗里格外明亮,比大家看得更真切一些。

他没有夜视的能力,只是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太熟了,甚至能在黑夜分辨头顶的枝丫间是什么鸟在筑巢休憩。

树林并不大,纵深不过三十几米,大家很快就越过树林,来到一片开阔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