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苍茫天道 > 第399章 麦子熟了

第399章 麦子熟了(1/2)

目录

青州的麦田铺成了金色的海洋。陆曦牵着马走在田埂上,蓝妙姬并肩随行,素色衣裙的下摆扫过沾着晨露的麦芒,留下细碎的水珠。风里满是新麦的清香,远处传来农户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像揉碎了的阳光洒在田野上。

“去年送来的麦种,果然没让人失望。”蓝妙姬停下脚步,望着眼前沉甸甸的麦穗,指尖轻轻拂过饱满的麦粒,“在边境看惯了黄沙,倒忘了人间还有这样的好景致。”

陆曦笑着从马背上取下布囊,拿出一把小巧的镰刀:“要不要试试割麦?李阿公说,亲手割过的麦子,吃起来才香。”他手把手教她握镰的姿势,“手腕要稳,贴着麦秆根部下刀,别伤了麦茬,明年还能再长。”

蓝妙姬学得认真,起初动作还有些生疏,镰刀偶尔会勾住麦芒,随着陆曦在一旁指点,渐渐熟练起来。金黄的麦秆在她手中整齐倒下,额角渗出细密的汗,她却浑然不觉,眼中满是新奇——这是她第一次放下刀剑,拿起农具,感受土地与收成的重量。

“陆大人!蓝将军!”远处传来李阿公的呼喊,老人扛着麦捆快步走来,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快歇歇!老婆子在家煮了麦仁粥,就等着你们来尝鲜呢!”

跟着李阿公回到农舍,院落里晒着新割的麦子,竹匾里摊着刚脱粒的麦粒,金灿灿的晃人眼。李阿婆端来两碗麦仁粥,热气腾腾的粥里浮着几颗红枣,香气扑鼻。“尝尝,用今年的新麦煮的,比去年的更糯。”李阿婆笑着,又递来两个麦饼,“刚烙好的,就着粥吃正好。”

蓝妙姬接过粥,小口喝着,新麦的清甜混着红枣的香甜,暖得胃里熨帖。她看着院外忙碌的农户,有的在脱粒,有的在晒麦,孩子们围着麦堆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忽然明白陆曦为何总说“民生是根基”——这满院的烟火气,这百姓脸上的笑容,才是家国安稳最坚实的底气。

“去年蝗灾过后,俺们都以为要饿肚子了,”李阿公坐在门槛上,吧嗒着旱烟,“多亏陆大人送来新麦种,又派农技官来教俺们防虫,不然哪有今年的好收成!俺们商量着,等秋收了,给京城的启蒙堂送些新麦,让孩子们也尝尝青州的麦子。”

陆曦点头:“好啊,启蒙堂的孩子们正学‘粒粒皆辛苦’,让他们看看新麦,才知粮食来得不易。”他转头看向蓝妙姬,“下次咱们带安乐公主的孩子来,让他也学学割麦,别总待在京城里,忘了田间的辛苦。”

午后,两人跟着李阿公去查看麦仓。新建的麦仓用青砖砌成,屋顶铺着琉璃瓦,防潮的草木灰垫在仓底,角落里还放着海灵族送来的灵泉晶,泛着淡蓝的光。“这麦仓能装五千石麦子,”李阿公拍着仓壁,“俺们村再也不用怕麦子发霉了,明年还能多多种两亩!”

蓝妙姬绕着麦仓走了一圈,指着通风口道:“这里可以再装个木格栅,既能通风,又能防老鼠。我让军营的工匠来帮忙,明日就能做好。”陆曦笑着点头,他总爱这样,见不得百姓有难处,哪怕是个小小的通风口,也会记在心里。

夕阳西下时,两人准备离开。李阿公和村民们送了他们满满一袋新麦,还有李阿婆烙的麦饼。“下次来,俺们给你们煮新麦饭!”李阿公挥着手,声音在田野里回荡。

骑马走在田埂上,蓝妙姬忽然道:“以前在边境,总觉得守住防线就是守住家国,今日才知,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比打胜仗更重要。”陆曦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那是握剑和割麦留下的痕迹,“咱们分工不同,你守疆土,我护民生,本就是一体。”

月光升起时,两人回到驿站。陆曦在灯下整理青州的民生奏报,蓝妙姬坐在一旁,帮他分拣新麦样本,偶尔递过一杯热茶。“下个月灵植园的新茶该采了,”蓝妙姬忽然开口,“青青传讯说,今年的雨前龙井长得特别好,咱们去看看?”陆曦抬头,眼中满是笑意:“好,等我把青州的奏报呈上去,咱们就去西山。”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奏报和麦样上,温柔而明亮。蓝妙姬看着陆曦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比在军营更让人心安——没有刀剑相向,没有烽火狼烟,只有百姓的收成,和身边人的陪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