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大纲90(1/2)
随着谢昀庭提出“生态循环舱”的构想,整个研究院都为之振奋。谢长晏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将是人类在火星上迈出的又一重要一步。
“昀庭,这个构想很有意义,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谢长晏说道,“火星的环境极其恶劣,要想让地球植物在那里生长,我们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土壤、光照、温度等等。”
谢昀庭点点头,自信地说:“爸,我知道困难重重,但我相信我们的团队有能力克服。我们可以利用未知物质的特性来改良火星土壤,模拟地球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再结合生态循环系统,让植物能够在舱内健康生长。”
于是,谢昀庭带领着团队开始了“生态循环舱”的研发工作。他们首先对火星土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其中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研发了一种特殊的土壤改良剂,利用未知物质的催化作用,将火星土壤中的矿物质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养分。
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一套先进的光照和温度控制系统。利用未知物质制成的高效透光材料,能够让火星的阳光更好地透过舱壁,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而温度控制系统则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实时调节舱内的温度,确保植物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火星辐射的影响,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谢昀庭和团队成员们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辐射防护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挡火星辐射,保护植物的生长。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生态循环舱”的原型终于建造完成。谢昀庭和团队成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将第一批地球植物种子播撒在了舱内的土壤中。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每天都会密切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不断调整各种参数,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与此同时,谢今禧在火星上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她不仅用画笔记录下了火星探测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还积极参与到火星文化的研究中。她对火星古代文明的遗迹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爸,你看这些遗迹的建筑风格,和地球上的古代文明有着很大的不同。”谢今禧在视频通话中对谢长晏说,“它们的结构更加简洁,但却充满了科技感。我觉得火星古代文明的科技水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谢长晏点点头,说:“今禧,你的发现很有价值。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遗迹,了解火星古代文明的历史和文化,这对于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谢今禧的努力下,她的画作在火星基地和地球上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火星的美丽和神秘,还让人们对火星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许多人被她的作品所打动,对火星探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生态循环舱”内的植物逐渐生长茂盛,火星基地迎来了第一批绿色。当谢昀庭看到那一片片嫩绿的叶子时,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水。“我们成功了!”他兴奋地对团队成员们说,“这是人类在火星上创造的奇迹,我们让火星上长出了第一片绿色。”
谢长晏一家在地球上通过卫星直播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也充满了喜悦和自豪。鱼灼音激动地说:“长晏,我们的孩子们真的很了不起,他们为人类的未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新的挑战又悄然来临。一天,火星基地的监测系统突然发出警报,显示火星上即将迎来一场强烈的风暴。这场风暴的强度前所未有的,可能会对火星基地造成严重的破坏。
“大家不要惊慌,我们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谢长晏在视频会议中沉着地说,“昀庭,你负责带领团队加固基地的结构,确保基地能够抵御风暴的袭击。今禧,你协助其他宇航员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大家的安全。”
谢昀庭和团队成员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利用未知物质制成的高强度材料,对基地的外墙进行了加固。同时,他们还关闭了基地的所有出入口,启动了内部的空气循环系统,以确保基地内的空气质量。
谢今禧则和其他宇航员们一起,躲进了基地的安全舱内。他们紧紧地握住彼此的手,等待着风暴的来临。
风暴终于来了,巨大的狂风呼啸着席卷了整个火星基地。基地的外墙在风暴的冲击下发出嘎嘎的响声,仿佛随时都可能被摧毁。谢昀庭和团队成员们紧张地盯着监测屏幕,密切关注着基地的情况。
“坚持住,大家!我们一定能够挺过去的。”谢昀庭大声鼓励着团队成员们。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风暴终于逐渐平息。谢昀庭和团队成员们走出基地,看到基地的外墙虽然有一些损坏,但整体结构依然完好无损。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相互拥抱在一起,庆祝这次胜利。
然而,风暴过后,他们发现基地的能源供应出现了问题。由于风暴的破坏,基地的太阳能板和储能设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基地的能源供应不足。
“这可怎么办?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能源问题,基地的正常运行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一名团队成员焦急地说。
谢昀庭皱了皱眉头,说:“大家别着急,我们来想办法。我们可以利用火星上的其他资源来发电,比如风能或者热能。”
于是,谢昀庭和团队成员们开始对火星上的风能和热能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他们发现,火星上的风速虽然不稳定,但在某些区域还是具备一定的风力发电潜力。同时,火星的地热资源也比较丰富,可以利用地热来发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谢昀庭和团队成员们终于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和地热发电装置。他们将这些装置安装在火星基地的周围,成功地解决了基地的能源供应问题。
随着火星基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火星探索事业。国际航天组织决定扩大火星基地的规模,邀请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火星探索中来。
谢长晏被任命为火星基地扩建项目的总负责人,他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这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谢长晏对家人说,“我们要继续努力,让火星基地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平台。”
谢昀庭和谢今禧也表示会全力支持父亲的工作。谢昀庭说:“爸,我会继续带领团队研发新的技术和设备,为火星基地的扩建提供有力的支持。”谢今禧则说:“我会用我的画笔,让更多的人了解火星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在谢长晏的带领下,火星基地的扩建项目顺利进行。新的科研楼、居住舱、实验室等设施相继建成,火星基地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完善。
与此同时,谢长晏和团队成员们对火星古代文明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通过对金属舱内能量核心的深入研究,成功地复刻了火星古代文明的能量产生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为火星基地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能源供应,还为地球上的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这项技术的突破,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格局。”谢长晏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开发出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