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影木筏(1/2)
岷江有段水路唤作“鬼见愁”,暗礁遍布,水流似刀,年年皆有船毁人亡的惨事。两岸百姓口中世代流传:月圆之夜,有一艘非竹非木的“影木筏”顺激流而下,通体如墨色阴影凝聚而成,能载人平安渡过最险处。然登筏者,须以一段最珍贵的记忆为船资,过后即忘,再不能想起。
是年中秋,月华如练,江面银波跳跃。三个身影先后悄立江边怪石之后,屏息以待。
盐商赵三钱挺着微凸的肚腩,绸衫下藏着个油布包,内裹十年积蓄的银票。他听闻下游官兵设卡盘查,陆路难通,唯有冒险走这水道方能及时送货。更紧要的是,他怀中还揣着半块兵符,须送至三百里外——这事关重大,牵连数百人性命,他却不敢深想其中关节。
农妇王张氏衣衫敝旧,指节粗大,紧握着一件磨得发亮的孩童长命锁。她丈夫三年前撑筏过“鬼见愁”再无音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她变卖薄田家当,一心求个答案,纵是噩耗也要亲耳听闻。
说书人李妙手青衫落拓,腰间挂个酒葫芦,背个布袋,塞满卷册笔墨。他立愿搜尽天下奇闻,这“影木筏”传说太诱人,若能亲历,必成一段绝妙好书,叫满城茶馆掌声雷动。
子时正,江心忽起变化。月光在水面扭曲盘旋,聚成一团模糊黑影,渐次拉伸展开,化作一艘筏子模样,无桨无舵,悄无声息滑破水面,停在三人眼前。那筏子似虚似实,望之如在眼前,细看又仿佛隔了一层薄雾。
一个飘忽似叹息的声音在三人心中响起:“登筏者,留记忆为资。”
王张氏最先踏上,脚步虚浮却坚决。李妙手哈哈一笑,纵身跃上,身轻如燕。赵三钱犹豫片刻,终是咬牙踩了上去,只觉脚下似踏实地,又似空无一物。
影筏无风自动,滑入江心,激流立时咆哮起来,浪头高过人头,礁石如獠牙隐现。然而筏子总在毫厘之间轻巧避开,稳得异乎寻常。
飘忽声再度响起:“船资。”
王张氏上前一步,未语泪先流:“民妇要寻丈夫王大石,三年前他撑筏过此地失踪。若得真相,愿以...愿以我儿啼哭声为资。那孩儿三岁夭折,每夜思之,唯记得他病重时微弱哭声,痛彻心扉...”说罢闭目,一缕微光自额角逸出,没入阴影筏中。
影筏轻震,前方水面忽现幻影:一艘普通木筏撞上暗礁,一汉子奋力抱紧木板挣扎,终被漩涡吞噬。最后画面定格在那汉子腰间——悬挂的长命锁与王张氏手中一般无二。
王张氏怔怔望了片刻,喃喃道:“原来如此...多谢明示。”她面上悲戚却平和,似了却最大心愿,然眼神茫然些许,仿佛丢了一丝牵挂。
李妙手击节赞叹:“奇哉!且看我的——某愿以昨日偶得之佳酿滋味为资。那酒香醇无比,饮之飘飘欲仙,可惜只余一壶,饮尽再不得!”他故作潇洒状,却掩不住眼角抽搐。一缕酒香似的雾气从他头顶飘出,没入筏中。
幻影又现:月圆之夜,影筏载一惊慌男子,抵岸后那男子茫然四顾,全然不记自己为何来此、从何而来——正是王张氏失踪的丈夫王大石。原来他当年付渡资时,竟将包括妻儿在内的全部记忆尽数付与影筏!
王张氏“啊”了一声,掩口失色,望向说书人眼神复杂。
李妙手得了这般奇情转折,喜得抓耳挠腮,急取纸笔要记,却忽地愣住:“咦?那酒...究竟是什么味道来着?”他蹙眉苦思,终是徒劳,面上掠过一丝自己亦未察觉的失落。
轮到赵三钱。他冷汗涔涔,左手紧捂怀中银票,右手下意识按着那半块兵符。
“速付船资。”影声催逼。
赵三钱颤声道:“某愿付...付七岁时偷尝父亲藏酒之记忆!”无反应。“付...付初涉商海赚得第一桶金之狂喜!”仍无反应。影筏开始微微震颤,似不满催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