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派兵支援(1/2)
天启十七年秋,紫禁城太和殿的金砖地缝里还沾着晨露未干的潮气,殿外的铜鹤香炉里飘着三缕紫檀香,烟丝扶摇直上,却没半分安神的意味。
龙椅上的沈御熙捏着那封染了墨痕与血渍的信笺,指腹将信纸边缘揉得发皱,信纸末尾“崔九冒死呈奏”五个小字,像烧红的针,扎得他眼底发沉。
殿内文武百官垂首而立,大气不敢出。
黄建华的玉带扣蹭着朝服下摆,发出细碎的声响,他偷眼瞥向御座,见沈御熙的下颌线绷得笔直,连平日里轻捻玉扳指的动作都没了,心下顿时一紧——这信里定是出了天大的事。
果然,不过片刻,沈御熙猛地将信笺连同附在后面的几页证据甩了出去。
纸张带着劲风,“啪”地一声先砸在黄建华的额角,又飘落在赵勋的朝靴前。
证据上画着楚州城的布防图,红笔圈出的“嵘阳王叛军三万”几个字,在明黄的宫灯下刺得人眼晕。
“你们是怎么查的?啊!”
沈御熙的声音像从齿缝里挤出来,龙椅的扶手被他攥得泛白。
“楚州城被围了多久?嵘阳王囤兵城外,你们竟半点风声都没查出来!如今还要靠崔九一个小侍卫冒死送信,还要靠时晚夏一介女子在楚州周旋——你们这两个尚书,不如回家种红薯!”
黄建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朝服的前襟瞬间沾了尘土。
他额头抵着金砖,声音发颤:“陛下息怒!臣……臣先前只查到嵘阳王在边境调兵,只当是防北狄,实在没想到他竟敢……竟敢犯上作乱,围了楚州啊!”
赵勋也跟着跪下,膝行半步,额头渗出的汗珠子砸在地上:“臣罪该万死!臣已命人查过嵘阳王的军需,可他借着‘操练兵马’的由头,把粮草军械都藏在了私库,臣的人竟没搜出来……”
“废物!”
沈御熙猛地一拍扶手,案上的镇纸震得跳了跳。
“朕养你们两个,是让你们查案的,不是让你们找借口的!楚州城里有崔知浩,有上万百姓,若是出了半点差池,朕扒了你们的皮!”
站在文官列首的崔辙,此刻手指紧紧攥着腰间的翡翠朝珠,珠子硌得掌心生疼。
他侄儿崔知浩还在楚州城里受刑,先前只听说嵘阳王与崔知浩有旧怨,没想到竟动了兵戈。
他想开口求陛下速发援兵,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此刻陛下正在气头上,他若是提了崔家,反倒显得私心重了。
就在这时,太子沈砚舟往前半步,刚要开口:“父皇,眼下当务之急是……”
“陛下!”
一道声音突然打断了他。沈砚初从武官列里走出来,撩着朝服下摆跪倒,声音朗朗:“臣请命!愿带兵前往楚州,平了嵘阳王这叛贼,救回崔将军与城中百姓!”
沈御熙的目光“唰”地落在沈砚初身上,那眼神里有审视,有探究,余光还扫了眼身侧的沈砚舟。
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灰落在金砖上的声音,沈砚舟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他知道沈砚初一直想抓兵权,这次楚州平叛,若是让他得了功,日后在朝中的分量怕是又要重几分。
沈御熙沉默了片刻,指尖重新捻起玉扳指,转了两圈才开口:“湘王有勇,可平叛非只靠勇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