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送补给(1/2)
龙国1961年4月4日至14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举办了世界体育大赛——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龙国队在男子团体决赛中以5:3击败小日本队,首次在世界级赛事中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西方媒体评价此赛事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转折点”。
男子团体乒乓球夺冠,全国其他体育项目也备受鼓舞,他们纷纷暗中加大了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誓要在未来赛事中大放异彩,为国争光、为己争荣。
省体校自从迎来赵晓琳、赵晓萱、赵晓阳这三位体育天才后,便对他们倾注了全部心血。
为保证三人能在高强度训练中跟上营养,体校想尽办法提供最好的伙食,大米白面敞开供应,顿顿都有足量荤菜。
虽然三人的表现都非常亮眼,体校校长、副校长及各位教练对他们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放松,反而比其他队员更严格。
毕竟三人进体校时间不长,却已将不少资深的长跑、短跑运动员远远甩在身后——这还是他们年纪尚小、未完全发力的结果。
要知道,赵晓琳今年才十五岁,赵晓萱十三岁,最小的赵晓阳更是只有九岁。
他们此前从未接受过专业体育训练,可塑性极强。
体校上下都对这三个孩子寄予厚望,坚信假以时日,他们一定能站上更高的赛场,为国争光。
另一边,赵国强在弟弟妹妹进入省体校后,心里始终惦记着他们的生活。
他琢磨着,要让孩子们训练无后顾之忧,首先得解决他们的营养问题。
他可是知道,现在国家很穷,体现经费有限,物资供应也有限。
就算是运动员,这些普通训练的运动员,要想吃得好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时房屋买卖交易极少,赵国强却铁了心要在体校附近安家。
他找到一处体校附近带小院子的漂亮宅子,不惜开出双倍价格,终于顺利买下。
为了更好地储存食物,赵国强又专程跑了一趟上海,买回来一台进口冰箱。
冰箱是1923年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发明,1925年美国公司买下专利后才生产出第一批家用电冰箱。
彼时的龙国一穷二白,除了古代四大发明,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现代发明,市面上能见到的冰箱全靠进口,十分稀罕。
赵国强特意保留了购买冰箱的所有发票,就是为了避免日后留下不必要的麻烦。
回到新家,赵国强立刻将冰箱塞满:北京烤鸭、北京烤肉香气四溢,野猪、熊、老虎等野味肉品分装整齐,还有家鸡、猪、牛肉,甚至连新鲜苹果都放了不少。
这还不算完,他又从自己的空间里弄出大量腊肉、干鱼、鸡鸭等,一串串挂在房梁上,整个院子都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俨然一个小型“粮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