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都重生了谁还当世界首富啊 > 第372章 小米未来蓝图

第372章 小米未来蓝图(2/2)

目录

如果利润都分给了一线工人,企业家的利益谁来保障?

陈天能在实体领域如此“大方”,无非是因为背后有游戏等业务持续输血,这点福利他承担得起。

可普通实体企业没有这样的底气,挣的都是分分厘厘的“辛苦钱”。

陈天这种“滥发福利”的行为,在他们眼中,就是在砸大家的饭碗!

他所得罪的,几乎是整个传统实体阵营,这才有了年前的那次集体“讨伐”。

可惜的是,那些实体行业的老板们背后虽不乏高人指点,但在互联网的战场上,他们终究不是陈天的对手。

即便发动了突然袭击,甚至无需陈天亲自出手,那场来势汹汹的舆论危机,也早已被马画藤悄无声息地化解。

而现在看来,陈天并不打算就此作罢。

他显然已在谋划反击,并且,将是一次最强有力的回击。

应对互联网企业,陈天或许还会选择舆论攻势。

可面对这些根基深厚的实体巨头,最狠的反击方式,无疑是直接攻入其腹地。

抢占他们的市场,让他们的产品卖不出去,烂在仓库里。

想通这一节,雷君神情一凛,郑重地开口:“陈总,您是打算……让小米进入小家电领域?”

陈天对雷君迅速的反应颇为满意,笑着点了点头:

“他们不是嫌我涨工资、发福利,砸了行业的饭碗么?这次,我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砸饭碗’。”

他脸上带笑,说出来的话却寒意凛冽:

“我要小米拿出真正的性价比、真正的产品力,产品性能要强,价格要低,低到彻底击穿这个行业的底线!”

“我们可以先从日常高频使用的品类练手,如台灯、打火机、插排、电池、签字笔……然后是小家电,再往后,大家电也不是不能考虑。”

雷君听得心头一震。

他原本以为陈天只是计划推出一两款产品略作回应,出口恶气。

却没料到,对方野心远不止如此。

陈天一开口,目标竟直接指向了整个电器制造产业链,甚至连日用消费品都只算是“练手”的起点。

他忍不住劝道:“陈总,以我们目前的团队和资源,根本支撑不起这么多杂乱的产品线同步开发!就算现在开始招人也需要周期,这……”

陈天却一摆手打断了他:“谁说要像他们那样建厂、研发、一条龙自己来做?”

雷君一时没反应过来:“不自己研发生产,那要怎么保证产品和性价比?”

陈天微微一笑,目光投向远处办公桌上的电脑:

“用互联网的思维,硬碰硬不是我们的打法,要换一种方式,掀他们的桌子。”

“互联网思维?”雷君仍在思索。

“我举个例子。”陈天笑着说:

“小米可以单独成立一家‘米家’生态链公司,通过投资或收购的方式,整合一批有产品技术积累、有供应链资源,但缺乏品牌和渠道的中小企业。”

“针对这些公司,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扶持。

小米介入运营,提供资金、注入资源、开放渠道,并整合供应链。

事实上,很多这类企业正陷入困境,它们单品销量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受制于成本难以打造产品生态。

即便有心做好产品,也缺乏降本增效的能力。

就拿排插来说,一些小品牌技术落后、销量有限,成本下不来,品质也比不上公牛这样的巨头。

价格不低、体验一般,它们又不是西贝,拿什么去竞争?

这些企业目前大多凭借本地市场和部分老用户勉强生存,但始终难以突破,只能勉强维持。”

“可一旦加入小米的体系,局面就完全不同。”陈天不自觉提高声音:

“我们可以通过集中采购大幅压低元器件价格,凭借规模争取更优的供应链账期。

销售端全面转向线上,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渠道成本。

甚至产品设计,我们也可以聘请顶尖团队重新打造,做到极简美观、用料扎实。

想象一下:一款设计出色、品质可靠、价格极具竞争力的排插,背后还有淘宝推流和橙天宣传资源支持。”

“这样的产品,会不会卖爆?”陈天稍微停顿了一下,给雷君消化的时间。

这番话如同拨开云雾,让雷君豁然开朗,内心也随之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振奋。

不说别的,按照陈天的描述,他自己都忍不住想立刻拥有这样一款产品。

若真能实现陈天所描述的模式,将会是一场对整个家电行业格局的颠覆。

此前他所设想的“性价比”,还停留在通过降低品质来换取低价的阶段,远未达到陈天所规划的系统性、生态化打法。

更令他兴奋的是,这种模式极具可复制性。

陈天仅仅以排插为例,但同样的逻辑完全可以延伸至灯泡、空调、冰箱乃至几乎所有工业制造领域。

小米只需收购、入股相关企业,并不需要亲自建厂、组建设计团队或背负沉重的生产压力。

它要做的,是定义产品、把控品质、整合渠道,并以互联网的方式重构用户认知。

雷军开始奋笔疾书,刚才陈天说的这些,给了他很多的思路,格局一下就被打开了。

一时之间,雷君脑海中思绪翻涌,原本模糊的战略碎片迅速碰撞、拼接,逐渐形成清晰而宏大的商业图景。

一幅属于小米的“性价比之王”生态蓝图,正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陈天接着问道:“明确了执行思路,再来说我们的打法,传统厂商有厂房、有产线、有技术积累,而我们有什么?”

雷君迅速回应:“我们拥有强大的软件和互联网研发能力,这是绝大多数传统厂商所不具备的核心优势。”

“虽然目前软件在家电领域的应用尚不深入,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绝对会在未来成为我们的杀手锏。”

“说得好,还有呢?”陈天鼓励他继续。

“我们还掌握着强大的线上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即便小米是一个新品牌,只要产品够硬,再配合我们的全网推广资源,打响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是单打独斗,小米背后,还有e成熟的电子产品经验、橙天的生态,以及淘宝的庞大流量支持。

这些都是我们独有的后盾。”

陈天微微点头,抛出下一个问题:“那么,我们该从哪些具体方向切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