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杀青(2/2)
“还有《血汗泪》的edigpose,”罗渽民凑过来说,“我们商量着加个队形变化,你站C位,像你演姜东柱做手术时那样,最后定格在最中间。”
沈复看着流程表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忽然想起拍《小美好》时的剧本——上面也画满了杨导的批注。
他笑了笑,拿起笔在“《DNA》走位”旁边画了个小箭头:“这里可以加个wave,和我演江辰转笔的动作呼应。”
“可以啊!”李楷灿拍了下桌子,“就用你在图书馆转笔的那个角度,粉丝肯定认出来!”
吃过拉面,成员们拉着他去练习室。
镜子里的七个人站成一排,沈复站在中间,188的身高让队形像座小山丘。
音乐响起时,他下意识地抬手——动作比记忆中更熟练,大概是拍戏时偶尔对着镜子练过。
“不对,”李泰容喊停,“这里的力度要收一点,reix版比原版慢半拍,像你演江辰走路那样,稳一点。”
沈复点点头,重新调整动作。当《DNA》的副歌响起时,他忽然想起在诸暨拍操场戏的日子——沈悦追在他身后跑,他故意放慢脚步,却又装作没察觉。
原来无论是演戏还是跳舞,“收力”比“发力”更需要分寸。
练到傍晚时,大家都累得瘫在地上。
中本悠太打开手机刷新闻,突然“哇”了一声:“沈复,你和沈悦的合照上韩网热搜了!”
屏幕上的照片正是沈复发的九宫格之一,配文是“中韩合作新范本”。
·“这身高差在韩国偶像剧里都少见!什么时候二搭?”
·“NCT演唱会快到了,沈复终于要归队了!又能看到舞台上的他了”
·“有人说他拍完戏跳舞会退步?看练习室路透,力度比以前还稳好吗”
沈复刚要划走,手机突然弹出沈悦的消息:“看了你练习室的路透,跳《DNA》时的肩线和江辰打篮球时一模一样——你是不是把演戏的细节用到舞台上了?”
他指尖敲了敲屏幕:“互相借鉴而已。你新剧的剧本看了吗?上次说的那个眼神细节,记得多练。”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李楷灿凑过来看:“是沈悦?你俩还聊演技呢?”
“不然聊什么?”沈复锁了屏,“聊你刚才跳错的动作?”
“阿西!沈复你今天必须死!”李楷灿扑过来挠他的痒,练习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打闹声。
镜子里的少年们滚作一团,汗水顺着下颌线往下滴,却没人愿意停——这是属于他们的默契,无论分开多久,只要站在同一个练习室,就能立刻找回节奏。
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加速键。
白天在练习室练舞,晚上背演唱会的歌词,偶尔还要开视频会议和《小美好》剧组讨论宣传。
沈复的日程表被填得满满当当,却总在睡前抽出十分钟看剧本——不是江辰的,是SM递给他的新剧邀约,讲一个唱跳爱豆的成长故事。
“这个角色和你很像啊。”李泰容路过他房间时,探头看了一眼,“要不要接?正好和演唱会错开。”
“再想想。”沈复合上剧本,“想先把演唱会做好。”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练习生们结束训练的身影。
手机在这时震动了一下,是周子瑜发来的消息:“明天有行程路过你们公司楼下,要不要一起吃午饭?”
沈复笑了笑,回了个“好”。
有些事比工作更重要,比如和重要的人分享最近的生活——告诉他在练习室找回的节奏,在杀青宴上喝的酒,还有粉丝说他“跳舞像江辰走路”的评论。
第二天中午,沈复提前十分钟到了公司楼下的咖啡店。
周子瑜穿着简单的白T恤,戴着棒球帽,像个普通学生。
“刚看了《小美好》的预告,”她把三明治推给他,“你演的江辰,连转笔的力度都和别人不一样。”
“那是练了很久的。”沈复咬了一口三明治,“就像你跳《TT》时的wave,没人能比你软。”
周子瑜笑着捶了他一下:“演唱会加油,我会去看的。”
“给你留前排。”沈复看着她眼里的光,忽然想起沈悦在杀青宴上的眼神——都是清澈的,却又不一样。
一个是并肩同行的默契,一个是杀青后各自奔赴的祝福。
回到公司时,练习室里已经热闹起来。
成员们在排《血汗泪》的edigpose,见他进来,罗渽民挥手喊:“快来!就等你这个C位了!”
沈复脱掉外套走过去,站在队形最中间。
音乐落下的瞬间,他抬手比了个手术钳的手势——是姜东柱的标志性动作,也是他偷偷加的细节。
镜子里的少年们动作整齐划一,只有他的手势格外显眼。
“这个好!”李楷灿拍了下手,“既有记忆点,又能和你的角色呼应,粉丝肯定疯。”
沈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忽然觉得很奇妙。
从姜东柱的手术刀到江辰的铅笔,从《DNA》的舞台到《小美好》的镜头,他像在无数个身份里穿梭,却始终能找到属于“沈复”的节奏——认真对待每个角色,珍惜每次舞台,不辜负每份期待。
傍晚的练习室洒满金光,沈复靠在镜子上喝水时,手机弹出微博提示。
《小美好》官博发了他的杀青特辑,视频里有他在图书馆练台词的侧脸,有他和沈悦对戏时的笑场,最后定格在他说“江辰再见”的瞬间。
评论区已经刷到了几万条:
·“从江辰身上看到了沈复的影子——认真的人不管演什么都发光”
·“演唱会倒计时!已经开始期待舞台上的沈复了,不知道会不会跳《小美好》的OST”
·“他发的练习室视频里,那个手术钳手势我哭了!是姜东柱啊!”
沈复笑着关掉手机,起身走向成员们。
李泰容正在喊“再来一遍”,音乐再次响起时,他深吸一口气,抬步、转身、抬手——每个动作都像在和过去的角色告别,又像在和未来的自己打招呼。
窗外的夕阳把练习室的影子拉得很长,九个少年的身影在镜子里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