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以老带新(1/2)
关羽听到“绣衣”二字,抚须道:“当年武帝为监察百官,择御史为绣衣直指,可代天子执法问罪。可是与此有关?”
“不错!”刘禅点头道:“但目前绣衣卫主要负责搜罗情报,或潜伏曹魏之地,亦可监督绿林中事,以防有人假公济私。”
武帝时期的绣衣使者权利极大,都是从御史中选拔,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有贪赃枉法者可代天子行事惩处。
刘禅怀疑朱元璋的锦衣卫就是从武帝的绣衣使者这里来的灵感,连名字都差不多,等后面自己上位了,直接改锦衣卫。
“此言极是!”关羽抚须沉吟片刻,问道:“阿斗欲从军中选拔亲信委用?”
“非也!”刘禅摇头道:“这些人选就从忠茂堂弟子中选拔,从小培养。他们不必学兵法韬略,却要会江湖上那些鸡鸣狗盗之术,从侠茂堂中挑选高手传授本事。所以此事要有劳二叔费心了。”
关羽起身抱拳道:“世子放心,某定会尽心培养。”
刘禅这是委托自己帮他培养亲信,既是为将来做准备,也是对自己的信任,自然要郑重领命。
其实刘禅也明白,这话要是换了别的人,或者自己长十岁,只怕当场要被关羽砍了。
但现在的阿斗,可是蜀汉大业毫无争议的继承人,除了刘封根本不存在夺权之争,他们都会全力支持自己。
这一点刘备做的就比孙权强多了,看看孙权为了搞权衡,弄出了个南鲁党争,直接把江东二代人才干废了。
叔侄二人正商议武林大会的时候,糜威进来禀报道:“刘将军派人来报,戏口守将晋宗杀死吴将王直,率部下来投,另有书信送至。”
关羽闻言大喜道:“东吴已经不战自乱矣!”
这戏口位于下雉,富水入江口,在樊口和柴桑之间,也是吴军一处重要的水寨,与江北的蕲春南北呼应形成一道防线。
刘禅接过书信,对关羽说道:“戏口已降,蕲春孤掌难鸣,若曹军趁机来攻,恐难以守住。”
江夏共有十四县,原本被孙曹刘三家瓜分,赤壁之战后,孙曹两家瓜分。
这几年孙权为了掌控长江防线,不断向北攻略,拿下沙羡,下雉,蕲春等地,拥有十县,并设蕲春郡、武昌郡,东吴势力也在此时达到鼎盛。
相比于在合肥的失意和无奈,孙权在江夏对汉江水道的控制还是比较成功的,变被动为主动。
现在晋宗叛乱,孙权又割让庐江郡,蕲春郡其实只剩蕲春一县,孤掌难鸣。
关羽抚须道:“不如叫晋宗劝降蕲春。”
“二叔高见!”刘禅对糜威吩咐道:“马上派人加封晋宗为裨将军,让他劝降蕲春,若能成功,便封他为蕲春太守,即日便可上任。”
关羽大笑道:“若得蕲春,某取江东再无阻碍矣!”
“董奉?”刘禅正想着接下来的计划,看到刘封书信中提到的人,忽然眉头一皱,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关羽看过来:“董奉何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