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 第213章 小法正

第213章 小法正(1/2)

目录

月上中天,光透窗棂,两人不知不觉竟聊了两个时辰。

刘禅是出于对丞相的敬重和仰慕,尤其在这烛光月影下,与他聊天似乎有一种穿越时空对话的错觉。

哪怕被这个千古智者偶尔问得语塞,他也难掩心中的激动,恨不得把穿越之事告知他,让他多注意身体,不要再有七星灯续命的遗憾。

这大概就是丞相千百年来的影响力,这种亲切感竟超过刘备、关羽和赵云任何一个人。

直到此刻,刘禅忽然明白一个道理:精神图腾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财富。

诸葛亮名垂千古,成为后世为臣的楷模,是因为他身上传承的文化价值永垂不朽。

尤其在四川乃至整个西南,诸葛亮留下的印迹,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千年后的云南偏远地区,还世代流传着诸葛亮的传说,正是靠着这种人文精神维系,促成了西南地区的融汇统一。

最让刘禅印象深刻的,就是看大型纪录片《中国通史》,从原始部落到螨清,上下五千年大事件,总共一百多集,诸葛亮治蜀就占完整的一集,可见含金量之高。

所以刘禅不舍得将诸葛亮从成都请出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不知道把丞相放在更大的平台上,到底是好是坏。

诸葛亮此时也是惊喜交加,虽然世子说他的印刷术灵感是来源于印章,发展商业是读了《盐铁论》和《管子》,但他总觉得阿斗与以往判若两人。

什么“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赚钱就是吃亏”,颇有法孝直的风格。

莫非阿斗是受法正点拨,突然开悟?

诸葛亮心中一动,问道:“吾在成都时,听闻世子大骂孙权,致其吐血,言辞犀利,可是孝直所教?”

“啊这?”刘禅哪知道孔明的心思已经转了十八个弯,愣了一下笑道:“这与法先生无关,都是学先生口中而来。”

“胡说!”诸葛亮一脸严肃,“亮向来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吾岂能揭人短处?”

刘禅嘿嘿一笑:“先生莫非忘了赤壁前夕,舌·战江东群儒之事?”

“这岂可相提并论……”

诸葛亮看着刘禅,一阵无语:“如此狡辩,必又是孝直之计。”

阿斗,原本是多么淳朴仁厚的孩子啊!

短短一年多,变得针锋相对,处处以自己得利为先,一点亏也不肯吃。

怪不得法正病重之际,还要执意支援荆州,原来是另有打算,纯金璞玉被他雕琢成了斧钺钩叉。

法正所学,既非儒家,亦非法家,常有奇谋鬼画,有时候连自己都看不透。

重商之举有如商鞅变法,成则利大于弊,败则贻害无穷。

诸葛亮有一下没一下的晃着羽扇,心中叹道:“孝直啊孝直,阿斗将来是要继承兴汉大业之人,当学中正仁和的帝王术,你怎能私自传授这屠龙术?”

法孝直以旁门左道兴国,看来我唯有以法家制之,不可令商贾猖獗,危害朝廷。

正思索是否要传授法家思想,却听刘禅问道:“先生与徐元直一直有书信往来么?”

“不错,不过是互相问候罢了!”此事或许曹操也知晓,并没有隐瞒的必要。

刘禅叹道:“徐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却被困曹营不得施展,岂不叫人惋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