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亮点(1/2)
此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何裕柱身上,期待他解释这一切。
看着面前的黑色计算机,何裕柱明白它的外观确实比一代机更出色。
然而,这台机器最大的亮点并非外表,而是其性能。
如果将一代机的综合评分定为1分,那么这台新型计算机的成绩直接翻了五倍!
无论是运算速度、精确度,还是对复杂数据的处理能力,这款新机器都远远超越了旧型号。
以十四科室现有的四台计算机的工作量为例,原本需要四台才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只需这一台即可轻松应对。
这样强大的计算能力,已经将现有技术与材料发挥到了极致。
换言之,在技术和产能未有重大突破前,何裕柱研发的这台计算机几乎达到了当前的极限。
对此,何裕柱感到十分满意。
在众人的期待中,他开始为大家详细讲解。
……
“好了,这台计算机就叫它第二代计算机吧。
如果没有疑问,我们十四科室可以逐步替换掉旧设备了。”
何裕柱讲解结束后,实验室陷入了一片沉寂。
众人回过神后,都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何科长,您改良出的是第二代计算机?”
“运算能力竟比第一代强五倍?”
“而且能耗还不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这……可能吗?”
所有人都对这一消息感到震惊。
何科长所说的事太过不可思议,让人觉得如同梦幻。\"如果真是这样,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很可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再怎么描述也没用,何裕柱示意两名同事启动计算机,现场演示对研究数据的分析计算。
随着操作的进行,屏幕上数字飞速变化,空气里只剩下了急促的呼吸声。\"这速度……”
“太惊人了!比第一代快太多……”
亲眼见证后,大家完全相信了!他们真的成功研发出了第二代计算机,其运算能力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震撼,甚至夹杂着深深的敬佩。
在实验室里,何裕柱带领团队一次次挑战技术极限,不断带来新的惊喜。
今天的第二代计算机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何科长,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众人激动得连欢呼都忘了,只能用目光追随何裕柱。
看到团队测试无误后,何裕柱笑着点头,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第二代计算机的性能完全满足当前的研究需求。
虽然在何裕柱眼里,这台计算机仍显简陋,但他明白这是这个时代的技术巅峰。
即便对比米国和苏联的设备,性能上也略胜一筹。
不过,对方的国家级项目规模无疑会更强。
某年七月,离特殊日子越来越近。
四合院中的何裕柱已做好充分准备,空间内存储了几万斤粮食,日常物资也很充足,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不必担忧。
吃完早饭,何裕柱骑车去研究所上班,并提醒妻子今晚可能不回家吃饭。
今天是代表团来访的日子,除了接待工作,中午和晚上都会有招待宴。
作为十四科室的科长,何裕柱必须出席这样的场合。
到达研究所时刚过七点。
陈兴业特意安排柱子和几位高层领导提前到场,毕竟外宾来参观学习,接待工作不容忽视。
争取到这样的机会并不容易。
国内今年共有两拨代表团来访,一拨去了北方,另一拨即将抵达304研究所。
这表明304所在组织层面仍备受重视。
早晨这个时段,研究所的大多数员工都在上班途中,因此这里人不多。
然而,已有六个人在此等候:陈兴业、张兰教授及四位四级研究员。
这四位在各自的领域耕耘多年,经验丰富,未来潜力巨大,有望晋升为高级研究员,是所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几乎是304研究所当前最高规格的阵容,除少数出差在外的研究员外,核心成员悉数到场,体现了对此次交流会的高度重视。
此外,还有新晋十四科室科长何裕柱。
尽管他仅是六级研究员,但其表现和成果已赢得众人认可,许多人相信他未来可期,晋升为高级研究员并非难事。
只是由于十四科室任务繁重,何裕柱一时无法抽身考取工程师资格,暂时未能晋级。
对此,陈兴业并未含糊,给予他优厚待遇,远超普通六级研究员的标准。
他们也听说,这批外国代表团此行的重点可能是考察十四科室。
陈兴业等人颇感自豪,因为十四科室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席之地。
长期以来,外国人普遍认为我国在技术和知识方面落后,这次他们希望通过十四科室和何裕柱展示成果,让外国同行刮目相看。
毕竟,长期被技术压制让大家心中憋屈,此刻正蓄势待发。
时间悄然流逝,研究所的几位高层已在门口等待了一个小时,但外国代表团的车队依旧没有抵达。
陈兴业在未见到代表团后,心中升起一丝疑惑。
约定的时间是八点,他们特意提前赶到,为何现在还看不到人影?
他看了下手表,已过八点十七分,其他人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于是,陈兴业走向门卫室,那里有部内线电话。
拨通多个号码并要求转接后,过了片刻,电话终于接通。
陈兴业提出自己的疑问:
“外国代表团不是定好八点到吗?怎么到现在都没人来,难道路上遇到什么状况了?”
对方似乎核实后回复:没有意外,应该按时到达。
电话挂断后,陈兴业仍满心不解,摇摇头犹豫不决。
走出保卫室时,众人的目光投向他。\"所长,代表团到了吗?”
“还没到,我刚联系过,没发现任何问题,按理说应该准时到了。”
听到这话,大家都感到困惑。
众人商议后决定继续等候,或许车队在路上遇到些小麻烦,无法及时联络。
若他们不在这里守着,万一代表团来了,却没人迎接,反而显得失礼。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接近上午九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