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 第223章 第三条路,通向谁的心

第223章 第三条路,通向谁的心(1/2)

目录

风停了,可空气却比刚才更沉重。

我站在高台边缘,脚下是斑驳的水泥地,头顶那座停摆的青铜钟像一块凝固的墓碑。

李维汉缓缓抬手,指尖悬在控制台上方,一道红色光标正在倒计时——00:00:37。

“认证程序启动,最终同步将在三十六秒后完成。”机械女声冰冷地响起,X头上的导线忽然亮起幽蓝的光,像是无数条蛇苏醒过来。

我动不了。

两名黑衣保镖已经架住我的双臂,力道大得几乎要将骨头捏碎。

他们不再掩饰,眼神里甚至带着快意——猎物终于落入陷阱,还妄图用一块老怀表讲故事?

可就在这死寂般的压迫中,远处传来一阵杂乱却坚定的脚步声。

先是微弱,像风吹过枯草;接着是光,一束、两束、上百束手电筒的光刺破夜色,从农机站外的荒地上汇聚而来。

人群涌动,脚步踏碎尘埃,喊声如潮水般拍打铁门——

“还我们真相!”

“时间银行不是骗局!”

“林致远!我们来了!”

我猛地转头,瞳孔骤缩。

上百名老人和孩子站在最前方,胸前统一佩戴着“时间银行”徽章——那是我当初为社区老人设计的公益积分系统,记录他们志愿服务的时间,换取生活帮助。

他们中有的拄拐,有的坐轮椅,怀里紧紧抱着手机,镜头对准高台,屏幕上的直播观看人数正以每秒数万的速度飙升。

而人群最前,张联盟扛着一台老式肩扛摄像机,机身锈迹斑斑,却是当年电视台淘汰的广播级设备。

他一边走,一边对着镜头沉声说道:“全市直播已开启,李维汉,你的话,全世界都听见了。”

我的喉咙一热。

原来……他早就准备好了。

不止是他。

五台伪装成快递箱的信号中继站,早已在农机站周围悄然部署。

社区志愿者、退休电工、甚至几个高中生技术社团的孩子,全都被他动员起来。

他们不是战士,但他们手中有比枪炮更锋利的东西——镜头。

这一刻,真相不再是被封锁在四面墙内的秘密,而是通过无数个跳动的屏幕,涌入千家万户的客厅、地铁、深夜未眠的手机屏幕。

李维汉脸色终于变了。

他猛地回头看向监控屏,只见社交平台热搜疯狂刷新——#时间银行真相#、#林致远被劫持#、#百年钟楼阴谋#,三条同时冲上榜首。

“关掉信号!”他低吼,手指重重砸向通讯键。

可耳麦里只传来断续的杂音:“……信号源分散……无法定位……五路直播仍在传输……”

他的手开始发抖。

不是恐惧,而是失控的愤怒。

他建立的信息高墙,正被一群普通人用手机和信念一点点推倒。

就在这时,农机站侧门轰然被推开。

赵潇然带着三十名志愿者,推着那辆熟悉的图书流动车缓缓驶入。

但车上没有一本书。

取而代之的是应急电源、扩音器、防毒面具、急救包,甚至还有几套简易防护盾。

她站上车顶,打开扩音器,声音清亮却不失力量:“这不是暴力冲突,是正义回归!请你们做见证者,不做旁观者!我们不要流血,只要真相!”

人群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强烈的回应。

“我们不走!”

“我们要看着!”

“谁也别想偷偷运东西出去!”

话音未落,三辆黑色厢式货车从厂区另一侧疾驰而来,车身上印着“维汉集团后勤补给”字样。

车速极快,显然是想趁乱撤离。

可刚驶入大门,就被自发组成人墙的群众拦住。

一名白发苍苍的残障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出人群,站在最前面。

他曾是我送外卖时经常照顾的独居老人,糖尿病截肢后靠时间银行积分换取送餐服务。

此刻,他抬头望着车窗内的黑衣人,声音沙哑却坚定:

“我走不了多远,但我能站多久,就站多久。”

那一刻,我眼眶发热。

这不是组织,不是军队,是民心。

是我在无数个风雨夜里送餐、帮人搬货、替老人修水管、为孩子补课换来的信任。

他们不是来战斗的,但他们站在这里,就是最不可逾越的防线。

李维汉终于意识到不对劲。

他猛地抓起耳麦:“C区撤离组,立刻汇报状态!”

短暂的沉默后,声音传来,带着惊慌:“C区……失联了!所有信号中断,冷藏车周围出现三辆不明配送车,疑似电磁干扰……警方刚刚抵达,正在查封现场!”

他的身体猛地一僵。

我看着他,嘴角微微扬起。

刘后勤主管果然做到了。

他利用过去在连锁超市的冷链系统权限,逆向追踪到李维汉藏匿炸药的冷藏货车。

那三辆伪装成补给车的配送车,实则是改装过的电磁屏蔽装置,精准切断了远程引爆信号。

而警方的突击查封,正是他匿名举报“危险品违规存储”后提前埋下的伏笔。

退路断了。

信息网破了。

人心失了。

他站在高台之上,看似掌控一切,实则已被一张看不见的网彻底罩住——文化为矛,公益为盾,后勤为链,民心为基。

他缓缓转头看我,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动摇。

“你以为……这只是你的胜利?”他声音低沉,像是从深渊里挤出来的。

我没有回答。

因为控制台上的倒计时,突然跳转回00:01:0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