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神仙不来,咱就把庙改成食堂!(1/2)
晨光刚漫过鹰嘴崖,孙小朵就被小金猴拽着袖子晃醒了。
小毛猴嘴里塞着半块隔夜的枣糕,爪子上还沾着芝麻:“姐姐姐姐,张叔说那座老庙在西沟坳,我都问清楚了!”他尾巴卷着根树枝当马鞭,在草席上“驾驾”地跑,把铺盖卷撞得滚到墙角。
“小祖宗,你昨晚是不是偷吃了灶上的蜜饯?”孙小朵揉着被踹疼的腰坐起来,见小金猴耳朵尖都泛着红,活像两颗小番茄,忍不住捏了把,“行啦行啦,这就走。”她把桃核往袖袋里一揣——那桃核昨夜又裂开道缝,摸起来温温的,像揣了颗要发芽的太阳。
出村时正碰上来送早饭的萧逸。
这小子手里拎着竹篮,里面是刚蒸的菜包,热气把他鼻尖都熏得红扑扑的:“听说你们要去巡边界?我跟着凑个热闹。”他往孙小朵手里塞了个包子,又给小金猴擦了擦沾着枣糕渣的下巴,“上回你说山神庙的砖雕有蹊跷,我带了放大镜。”
韦阳也背着手从巷口转出来,肩头落着只花斑雀:“我昨夜梦见灶王爷托梦,说西沟坳该添口新锅。”他晃了晃背上的布包,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铁器响,“顺路给你们当个挑夫。”
四人说说笑笑往山坳里走。
小金猴蹦得最欢,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踢块石子,结果在转过最后道山梁时“吱呀”一声刹住脚——眼前的山神庙比张叔描述的还惨:庙门斜挂着半扇,门楣上“有求必应”的金漆早被雨水冲得斑驳,神像的脑袋滚在草窠里,半张脸糊着蛛网,倒像在对他们挤眉弄眼。
“这庙看着比我爷爷的牙还松动。”萧逸蹲下来敲了敲庙墙,墙皮簌簌往下掉,“不过奇怪,我怎么听见里面有动静?”
话音刚落,“哐当”一声,庙里传来锅铲碰铁锅的脆响。
孙小朵把小金猴往身后一护,顺手摸出根桃枝——虽说是巡边界,她总习惯带点孙悟空当年的家什。
可刚推开门,她就愣在原地:十几个村民正挥着锄头拆墙,神案被掀了个底朝天,几个妇女蹲在地上砌新灶,砖块码得整整齐齐;原本供山神的木龛被掏了个洞,里面码着油盐酱醋,连那尊摔裂的泥像都没浪费,被架在墙角当菜墩子,刀背敲得“咚咚”响。
“哟,是小朵姑娘!”领头的王老汉抹了把汗,手里的瓦刀还沾着石灰,“来凑个热闹?咱们正把这破庙改成便民食堂呢!”他指了指香案——昔日插香的铜炉里装着半炉粗盐,签筒里插着几棵带泥的葱,“你瞧,这香炉腌咸菜正得劲,签筒插葱还省得找竹筒。”
“可...这是山神庙啊。”孙小朵看着神位上被翻过来的木牌,背面用红漆歪歪扭扭写着“今日特供:辣炖猴头菇两文钱管饱”,一时有点发懵,“以前村民来求雨求平安,现在改成吃饭的地儿,神仙不怪罪么?”
王老汉把瓦刀往腰上一插,笑出满脸褶子:“怪罪?上回暴雨冲垮河坝,咱们求了半个月山神,泥像前的供品都发馊了,也没见水退半寸。后来是杨铁匠带着青壮连夜打桩,萧小子帮忙算水位,才把堤坝保住的。”他蹲下来拍了拍新砌的灶膛,“现在咱们想明白了,神仙要是真显灵,不如显在这灶火里——让赶集的有口热汤喝,让砍柴的有个歇脚地,比磕一百个头实在。”
萧逸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
他蹲在庙门口,手指轻轻抚过地面青石板,忽然“咦”了一声。
孙小朵看见他眉心微微皱起——这是他用“无形之引”探查时的习惯动作。
过了会儿,他眼睛亮得像星子:“小朵你看!”他指着灶台下的砖缝,“原本聚在神像脚下的信脉没断,只是顺着地基爬进了灶膛!”他掏出炭笔,在刚刷白的墙上“唰唰”写了八个大字:“饭食即祭礼,饱暖即安康。”
“好!”人群里传来喝彩。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块锅底灰跑过来,踮脚在横批位置抹了道黑:“我爹说食堂得有个吉利话!”她仰着脏乎乎的脸,“姐姐你看,‘欢迎再来’!”
孙小朵望着那面墙,忽然想起前儿夜里赵猎户家的铁锅自己找主人。
她摸了摸袖袋里的桃核,芽尖似乎又顶出了点,痒丝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