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548章 应对杜月笙:王至诚果敢沉着

第548章 应对杜月笙:王至诚果敢沉着(1/1)

目录

“你在侮辱我!”杜月笙突然拔出了枪!幸亏有人过来相劝,杜月笙觉得过激,让王至诚坐下,又问:“王先生来自琅琊,祖上琅琊王氏。”

“怎么怀疑?”王至诚笑问。

杜月笙让身边的手下兄弟给王至诚倒了一杯茶,又问:“王羲之创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先生是书圣世孙,当然书圣真的将《兰亭序》的真迹留给后世?”

王至诚说:“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初春,先祖将朋友圈相约于绍兴兰亭举办诗歌酒会,饮酒赋诗,将诗作汇编成集,众人推举先祖为诗集写序,先祖虽酒醉而神清,展纸挥笔,一气呵成写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好文!好文!”杜月笙连声称赞后,遗憾地说:“可惜留在后人的只能是摹本了。”

王至诚喝了杯茶说:“先祖酒醒之后,想起在诗歌酒会上有几处涂改,欲重新再写,写了很多遍,全没有第一幅写的好。史料上虽这样记载,但没有说重写的帖有没有涂改?但有一样,就是先祖把写的《兰亭序》书帖都留给了子孙收存。其中一幅传到智永,智永是僧人无嗣传给了弟子辩才,但没有记载是不是先祖现场醉酒后的即兴所写的那一幅《兰亭序》。既然书写与传世都不止一件《兰亭序》,那么《兰亭序》真迹传世到当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杜月笙说:”此作三百余字,命名《兰亭集序》,即《兰亭序》。作品不仅文采飞扬,成为千古经典,而且书法俊秀飘逸,受书坛膜拜,唐皇李世民封号先祖王羲之为‘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李世民计取《兰亭序》,并在临终颁遗诏将爱不释手的《兰亭序》‘随仙驾入玄宫’埋入昭陵。还有一说《兰亭序》又从李世民墓被盗出,落入武则天之手并随葬于乾陵。”

王至诚说:“如果说葬于昭陵或乾陵的是唯一真迹,就可以断定地下没有,《兰亭序》真迹永远消失了。但史料记载,先祖将重写的《兰亭序》真迹留给子孙,证明葬在的地下的不是唯一,或有摹本的嫌疑。”

杜月笙说:“李世民将《兰亭序》真迹随葬虽是一件愚事,但也为传扬《兰亭序》做了一件好事:当设计取来《兰亭序》真迹,即命当朝大臣、书法名家冯承素、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等人分别临摹《兰亭序》,摹帖送交皇上赏赐亲贵近臣。所以,除了昭陵或乾陵的真迹外,其他都是摹本,或摹本的摹本。”

“几位大臣究竟临写了多少件《兰亭序》送交皇上,有多少件流传后世,这些史料没有记载。”王至诚说,“但无法证明他们临摹的是从辩才那里骗来的《兰亭序》。从冯承素等摹本也能看出问题,就是他们参照的原本不是唯一。因葬于昭陵或乾陵而造成绝迹还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王羲之只写了一件《兰亭序》,二是传承到唐代仅有一件《兰亭序》。由此看这两个条件都不成立。”

杜月笙说:“唯有智永这一脉传承到唐代,唐代以后再无《兰亭序》真迹。”

王至诚说:“宋、元、明、清,还有书法家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唐寅、文徵明、乾隆皇帝都摹写过《兰亭序》,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兴建一座‘兰亭八柱’,每个柱面镌刻上前人所写兰亭书迹与诗文。”

杜月笙慨叹一声,然后说:“谁能证明他们临摹的是王羲之的真迹呢?”

王至诚当即反问:“可谁能证明他们不是临摹的真迹呢?”

杜月笙将同桌的支走,换来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让酒女斟了一杯美酒,杜月笙说:“以前我也收藏过百余件,没有当做珍宝,送人了。”端起酒杯,问:“先生,您真的认为《兰亭序》真迹流于世上?”

王至诚和杜月笙碰杯之后,说:“这么说吧,历史上有无数名人墨客挑战临写《兰亭序》,希望通过写好《兰亭序》到达书艺巅峰。同时社会流传有多个《兰亭序》版本,其中或有真迹或摹本,甚至无名之辈的习书临帖。古代复制书帖手段落后,主要靠手工摹写,《兰亭序》书帖自然稀缺珍贵,学书者把《兰亭序》当作书法秘籍宝典,无不梦求一件《兰亭序》。”

杜月笙说:“《兰亭序》真迹无存似是板上钉钉,不容置否,先别问是怎么知道了千百年以前古人作品传下来多少件?先问问当代书画家如齐白石《虾图》、李可染《万山红遍》等作品存世有多少件?都是没有人能说清楚,又何能相信专家断言古代书画存世多少件的瞎话。”

“事实上不是那回事,在历史传说中已现端倪,”王至诚说,“王羲之当年写过多件《兰亭序》的下落在哪里?且不说留给子孙的有多少,古代名家作品出现多件相同不是稀罕事,作者仿制自己的作品,那一件都是真品?况且王羲之是上流社会的书法大家,在交往应酬中,再写几幅《兰亭序》相送应是常事,有说什么某个作品是孤品或绝迹,是谁在鼓吹什么孤品或绝迹呢?都在为抬高书画价值而已,有货的就是孤品,别人有就是假的,他们没有的就是绝迹,别人有还是假的,靠垄断话语权引导社会舆论,不择手段颠倒古书画的真假。那些历史所传、媒体所言、专家所说《兰亭序》真品绝迹断论,不过是毫无依据的以讹传讹。”

杜月笙阴沉着脸问:“王先生今日送来的《兰亭序》是真还是假?”

王至诚蒙了,杜月笙是怎样一个人呢,今日能谈论《兰亭序》真假的书法家不多,何况传说中文盲的杜月笙呢?王至诚送过来的自然不是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如果爷爷收藏的“琅琊本”的《兰亭序》是真迹,他今日送来做贺礼的最多算是真迹的摹本。

王至诚沉默着,确切地说无言以对。

先前围在杜月笙身边的弟兄们又围了过来,王至诚感到了危险,拿一幅摹本忽悠上海的老大,简直是找死!

“散了吧。”杜月笙再次支走了他的人,然后乖怪地对王至诚说:“先生的戏我看过了,明天杜某邀请一起看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