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053 弹劾、吃瓜(1/2)
第53章053弹劾、吃瓜
折腾了半天,到最后也没有叫太医,银丹给了个理由:礼物是贵妃陪陛下选的,眼见着贵妃就要来请安了,您这会儿请太医,让贵妃心里会怎么想。
柳太后觉得有些道理,遂采纳了她的建议。
用罢早膳后,约一刻钟左右,请安的人到了。
奔波一日,姜莞一觉睡到大天亮,此时就体会到了柳太后设置的请安规矩的好处了,即便外面初阳高照,也不用担心会迟到。
银丹引主仆进殿,姜莞进殿后,一眼就望到了被摆在显眼处的小狗木雕,唇角自然地一弯,福身请安后,便道:“陛下昨日同嫔妾说娘娘一定会喜欢他挑选的木雕,嫔妾起初还不信呢。”
柳太后板着脸:“随便摆着玩儿而已。”
银丹捂嘴轻笑接上话:“娘娘与陛下母子连心,娘娘的喜好,陛下自然清楚。”
柳太后不想同她们费心解释,总不能说她觉得这小狗木雕长得像皇帝,所以才愿意摆出来,到时候又要被说什么母子情深。
柳太后:......呸!
看来柳太后真得有些喜欢,至少是不讨厌,姜莞心道,否则这木雕现在应该早拿去当柴烧了。
其实姜莞昨日一开始并不同意萧言挑小狗木雕送柳太后,不值钱不说,还显得敷衍,就算送也该选块好木头而且雕刻得还得是什么佛像观音什么的。
平平无奇的一块小狗木雕,姜莞印象中小妹姜菡幼时好像有块差不多的木雕玩具。
“你们不用在本宫面前互相帮腔。”柳太后看穿二人,随后目光落向姜莞,直接道“贵妃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以为一个木雕就能打发本宫?”质问的同时她还抽空斜了一眼桌案上的小狗木雕。
姜莞了解自己的样子,天然聪慧的相貌,扮起老实人基本没什么优势,稍有不慎就显得不伦不类,所以与其去遮遮掩掩,还不如坦然面对。
不过,坦白也要有坦白的技巧,不能扮老实人装傻却也没必要什么话都往外秃噜,有些话得有技巧地说,才不会显得太棱角分明。
“是陛下同嫔妾说,娘娘在处理此等事上颇有经验。”姜莞几乎没什么停顿道,“陛下信任娘娘,嫔妾信任陛下。”
“哼,一张嘴倒是很会说。”
姜莞擡了擡眼,还别说,柳太后生气时的模样,同狗皇帝还真有些母子像。
相似的口癖,相似的神情。
“定南伯府的事,你怕是早有了猜测,对吧?”不愧似浸淫朝堂近十载的人,她还什么都没说呢,就一语道破真相。
“娘娘慧眼。”姜莞直接承认,顺带家一把火,“当日陛下圣旨下达时,定南伯夫人就在嫔妾娘家府上欲认亲。”
“什么亲?”柳太后好奇追问,她怎么不知晓。
姜莞遂即把姜家与定南伯夫人娘家闫氏那七拐八弯的亲戚关系叙述给她听,关系实在太远,都给她说口渴了:“定南伯夫人的意思是认完亲后更方便亲上加亲。”
此事柳太后先前只是没关注所以才不知道,只要有心人一提,认亲一事不是什么秘密,毕竟本来两家就是想在认亲一事结束后,找个机会爆出去,结实一切传言误会都有了可解释的余地。
只是令谁也没想到的是,皇帝会突然插了一杠进来,让他们后面所有的计划与打算全部作废。
“所以你就伙同皇帝在静郡王寿宴上闹那么一通,是为警告姜家。”柳太后瞥她。
“娘娘有所不知,嫔妾的娘家,庙小妖风大,嫔妾如今是陛下后宫唯一的嫔妃,又极受宠爱,若不趁此事打压一番,将来让他们利用嫔妾的名头去做出一些不利陛下,有害大燕子民的事,那就晚了。”扯大旗,姜莞是专业的,尤其是对付姜家这件事上,她是见缝插针,能不留余地就不留余地。
尽管知晓对方话里有夸大的成分,但柳太后不得不承认她的话没错。
姜家小门小户,格局实在太低,姜德姜瑞父子也没什么做官的天分,中庸都算不上,至于淑贵妃的父亲......粗粗了解后,柳太后觉得淑贵妃约莫是遗传了其生母。
李家虽是商户,却处处知趣,家风开明和谐,但是李家大房愿意让女儿继承家业这一点就足够让柳太后另眼相看。
虽说最初的原因是为长子的仕途着想,但柳太后也细致查过,李家大房内里早已分了家,儿子那份家业远远少于女儿那份。
此事并未对外公布,柳太后估计姜莞这个外甥女都不清楚。
至于柳太后是怎么知晓的,那还不简单,像李家这样资产颇丰的人家,分家时都会选择去官府备案,以免将来在家族产业分割上说不清楚。
柳太后只需派人去府衙调一份李家的档案即可。
“听贵妃的意思,一切都是为了陛下和大燕?”柳太后静静地看着她。
姜莞点头。
“昨日静郡王也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燕和陛下以及本宫。”柳太后面无表情道。
一旁的银丹尽量憋下试图扬起的唇角。
姜莞:“......”
静郡王真不厚道,怎么能抢她台词呢!
“行了,这种大话,本宫早就听腻了。”柳太后抿了口茶道,“今日早朝便会有弹劾礼亲王府的折子。”
姜莞:难怪狗皇帝今日没来得及赶回来蹭一顿早膳,早朝前就把小狗木雕送到长乐宫怕也是早有预料。
还说感情不好,感情不好能为了亲自送小狗木雕特意早起多绕一段路。
不过......要么说柳太后能成为大燕的摄政太后呢,且还受不少朝臣的支持,她可以容忍你小贪小摸却决不允许你动摇皇室根本,祸乱整个大燕。
静郡王昨儿入宫,今早就能够有弹劾礼亲王府的奏折,一下跨越好几步,效率朕高啊。
“不想听听弹劾的是什么?”柳太后突然问。
姜莞摇头,眼睛却一直紧盯着她,求知欲尤为强烈。
“呵~”不知道是哪个点触发柳太后,嘴角扬起的幅度很是明显。
说实在的,不说皇帝,她现在都有点喜欢淑贵妃了。
无论从哪出看,姜莞都极适合入宫,皇帝嘴巴说话气人得紧,眼睛倒是一点不瞎。
柳太后盯着眼前女子明亮的眼眸,今时往日,曾几何时,她也如她这般。
姜家那样的地方,凭什么养出她这样的后辈,柳太后遗憾想道,这才应该是她的亲侄女或亲外甥女才对。
“在本宫面前就不用装了。”柳太后挑眉,“没皇帝的托底,他静郡王敢跑到本宫面前坦白?”
龙纹玉佩那么显眼,若不是皇帝自愿赠与,就他那胆子,他敢偷?
柳太后眼神透露出此意:昨日,你俩可一直在一块,能一点不知?
姜莞笑笑没说话。
好在柳太后也没要求她必须回点什么。
昨日他们出宫游玩,她一人在宫里,将一切都查清楚了。
柳太后叹道:“原以为是安分得用的助力,实则是藏着虎狼之心,最初没看上的到头来居然成了唯一可用之人。”
两者分别说的是谁,基本的不用猜了。
宗室里叫得出名字的,拢共就静郡王府和礼亲王府。
“这不是娘娘的错。”姜莞真心安慰。
“当然不是本宫的错。”柳太后看他,“是他们太贪。”
当年她的确动过心思,欲从两位王府其中之一里挑选一位萧氏子孙过继到先帝膝下,立为皇太子或皇太孙。
只不过她当时的打算是寻一个妾室子,最好生母已早逝并生母娘家不显的萧氏子。
静郡王府不符合这一条件,所以才被她剔除在外。
然而一切都是建立在先帝无子嗣的条件上,柳太后当初只是有这么个想法,那时候先帝还没驾崩呢,宫闱并没有牢牢掌握在她手中,不知道是谁将这一消息传到了礼亲王耳中。
原本对柳太后的示好不冷不热的礼亲王突然就加入的夺嫡之争。
当她是蠢的看不出来,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
要不是看在当初那点援助之情的份上,柳太后又怎会对礼亲王府青睐至今。
或许其中掺了些水分,但论迹不论心。
实实切切的帮助,的确让当时的柳太后轻松不少。
不过柳太后自认这些年对礼亲王府不差,若对方愿意安分,亲王的爵位永远都不会降袭。
该有的荣宠也一直会有。
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打皇位的主意。
想跟在屁股后头捡漏,有一个萧言已经够让柳太后不爽的了,礼亲王这回真是撞到箭靶上了。
“不说这个了。”柳太后突然心烦,扭头看向求知欲到达顶峰的姜莞,忽地开始促狭,“说说你和陛下昨日出宫还做了什么?”
姜莞:“?”
这对吗?正听到兴头上呢!
“也没什么,就是出了趟城,半路遇到了嫔妾的母亲带两位妹妹在野炊。”姜莞如实道,“嫔妾带陛下蹭了一顿午饭。”
“野炊啊。”柳太后怀念,“本宫上一次野炊还是在三十年前。”
那时候她也还是个少女。
后来入宫,各种争斗,忙得不可开交,倒也不是没出过宫,每年秋猎她作为皇后都要陪同先帝一块到行宫住一段时日。
然而即使到了宫外,也还得继续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先帝可不会委屈自己,哪次不带一堆嫔妃一起过去享乐。
“等今岁秋猎,让陛下也陪娘娘体验一回野炊。”姜莞的话直接说到了柳太后的心坎上。
“主意不错。”柳太后笑了笑,“那这件事就交给贵妃了。”
姜莞没听懂:“交给嫔妾......什么?”
“自然是说服陛下陪本宫野炊啊。”柳太后好整以暇地望着她,“怎么?淑贵妃难道就是说说?”
姜莞:“......”
本来就是随口的安慰话啊。
“能陪娘娘野炊,哪用得着嫔妾劝说。”姜莞扯笑道,“陛下定是极愿意的。”
柳太后看破不说破,还继续为难道:“每逢秋猎是本宫的生辰,往年从未吃到皇帝亲自做的长寿面,不知今年......唉......”
姜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