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案牍劳形(1/2)
大理寺正堂内,日影西斜,堆积如山的卷宗投下长长阴影。空气弥漫陈年墨汁涩味与纸张霉气。右少卿王明远揉着发胀太阳穴,合上最后一本批阅卷宗,发出疲惫叹息。抬眼望向主位凝神批阅密报的穆之,犹豫片刻终起身拱手:
“孤大人…”
穆之抬头,目光沉静:“王少卿,何事?”
王明远面带倦色苦笑:“孤大人,下官斗胆直言。您总揽全局,自是劳心劳力。然您每每亲赴一线勘察,一去数日…寺内堆积案牍公文、日常庶务…尽数压于下官一人肩头…”他顿了顿,声音微露委屈:“下官并非推诿,实是分身乏术!您看左少卿之位悬空已久…若能早日补缺…下官也好有个臂膀分担…”
穆之放下朱笔,身体微靠椅背:“王少卿有合适人选推荐?”
王明远精神一振:“孤大人明鉴!下官举荐同期好友张怀仁,现任刑部郎中。其人品性端方,持身清正,才干出众,精研刑名律法!刑部多年经办案件无数,皆明察秋毫,秉公而断!若大人不弃,定可胜任左少卿之职!”
“张怀仁…”穆之低念,指节轻叩紫檀案面,“卷宗何在?”
“下官已备好!”王明远袖中取出装订整齐卷宗恭敬呈上。
穆之展卷细阅。卷宗详录张怀仁仕途履历、经办要案、考课评语。寒门进士,刑部十载从主事累迁郎中。所办案件条理清晰,证据确凿,量刑得当。考课“勤勉干练”,同僚誉其“清慎勤勉”、“律法精熟”。确为实务干才。
穆之合卷,眼中掠过满意:“此人确是可造之材。王少卿举荐有功。”
王明远心中暗喜躬身:“为孤大人分忧,为朝廷举贤,乃下官本分!”
“嗯。”穆之颔首,“此事本官斟酌。左少卿之位非同小可,需上禀陛下经吏部铨选。你且安心处理公务,待有消息自会告知。”
“是!下官明白!谢孤大人!”王明远倦色消散几分,恭敬退下。
次日金銮殿早朝散后。御书房龙涎香袅袅。皇帝李玄胤端坐御案后,面色微倦。吏部尚书刘海涛垂手侍立。穆之绯袍肃立阶下。
“孤爱卿留下所为何事?”皇帝声音微哑。
穆之躬身:“启禀陛下,臣为大理寺左少卿一职而来。此位悬空日久,寺务繁剧,右少卿独力难支。臣举荐一人可堪此任。”
“何人?”皇帝抬眼。
“刑部郎中张怀仁。”穆之声沉气稳,“寒门进士,刑部十载由主事累迁郎中。经办案件明察秋毫,秉公执法,深谙刑名律法。考课上佳,同僚誉其‘清慎勤勉’、‘才干卓着’。臣观其卷宗,实为实务干才。擢升左少卿必能整肃法纪,襄助臣处理寺务。”
皇帝沉吟,目光转向刘海涛:“刘卿意下如何?”
刘海涛躬身:“回陛下,张怀仁此人臣有耳闻。确如孤大人所言勤勉干练。考课履历皆符规制。至于是否堪任…”他微顿扫过穆之,“此乃陛下圣心独断,臣谨遵圣意。”
皇帝指节轻点御案:“既孤爱卿力荐,刘卿无异议…擢升刑部郎中张怀仁为大理寺左少卿!即日到任!吏部速办!”
“臣遵旨!”刘海涛穆之齐应。
“谢陛下隆恩!”穆之深揖。
三日后大理寺正堂。新任左少卿张怀仁绯袍清癯,眼神沉稳,在王明远陪同下拜见穆之。
“下官张怀仁参见孤大人!蒙大人举荐,陛下隆恩,擢升此职,惶恐之至!定竭尽驽钝,恪尽职守,不负大人期许,不负朝廷重托!”声沉字清。
穆之端坐主位:“张少卿请起。王少卿举荐,本官亦阅你卷宗。大理寺掌天下刑狱,左少卿责任重大。望秉持公心,明察秋毫,精研律法,襄助本官整肃法纪。”
“下官谨记大人教诲!”张怀仁肃然应道。
王明远笑:“怀仁兄,以后你我同僚!寺内积压卷宗甚多,需同心协力为大人分忧!”
张怀仁拱手:“明远兄放心,怀仁定竭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