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偶遇涉案人(2/2)
吴捕快也顾不上礼数了,霍然起身,袍袖带翻了竹筷,撞得粗瓷碗叮当作响。
他疾步踏出摊位,扬声高喝:“代秀才!”
话音如惊雷炸响,惊得巷中食客纷纷侧目,连摊主舀面的手都抖了三抖。
原本步履匆匆的代秀才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忽闻身后传来一声裂帛般的喊声,惊得他脊背僵直,手中提着的布袋险些落地。
他踉跄后退中回身,眼眸中闪过一丝惊惶,仿佛被惊雷劈中的古柏,连袖口沾着的墨痕也因颤抖晕开一圈涟漪。
待看清那声如洪钟的吼声主人是吴捕快时,代秀才紧绷的脊背也缓缓松弛下来。
可下一秒,代秀才平和的面容却泛起一阵微妙涟漪,既像是庆幸于虚惊一场,又为某种难以言说的隐忧而暗自踌躇。
吴捕快踏着青石板快步上前,目光如炬,自代秀才手中布袋上一掠而过,旋即拱手作揖,声线低沉道:
“抱歉,惊扰先生了,列行公务询问,还望先生行个方便。”
代秀才闻得此言,眉梢微动,眼睑垂落如掩住一潭思虑。
少顷,他缓缓颔首,待再抬眸时,瞳孔却倏然凝住,但见素面摊位前,三道人影静立如松,衣饰华贵却迥异于市井,眉宇间凛然之气似与周遭喧嚷格格不入。
方才吴捕快拦他之时,分明也驻足于这摊位之前,这三人是何来历?
应该不是镇上的人,莫不是镇外来得江湖客?
他们缘何在此,又与吴捕快有何干系?
疑窦如蛛丝般缠上心头,代秀才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布袋。
夜梦仙含笑上前,作揖道:“我们是吴捕快的朋友,受邀到七柴镇参加吴府小少爷的满月宴。”
代秀才听闻‘吴府’二字,身影微僵,随即一切如常地作揖道:
“能够被吴老爷邀请,二位想必也是非富即贵的大人物,不知二位大人寻我所为何事?”
夜梦仙环顾周围,指着一处路边石桌道:“不如借一步说话?”
代秀才喉间话语几欲脱口,终是瞥见身后吴捕快如渊峙岳的身影,喉结微动,将到嘴边推辞悉数咽下。
他抬手虚引,袖口拂过石凳上斑驳的青苔,一行五人便依序落座。
夜梦仙莲步轻移,坐于石凳东侧,衣袂翩然如云;代秀才则敛衽正襟,坐于西侧,眉间隐有山峦叠影;吴捕快未言,却自立于代秀才身后三步处,脊背挺直如松,目光如炬,似将周遭一切尽收眼底。
慕容轩与青鹭二人默然侍立,一左一右立于石凳之外,衣袂间似有剑气流转,恍若两尊镇守玄门的玉雕。
日落西岸,石凳周遭的已有灯火摇曳,将几人的影子拉得细长扭曲,恍若暗潮在寂静中无声奔涌。
夜梦仙先开了口:“先生别紧张,你可听闻今日申时,柳老伯带了数位百姓在前往武庙的路上拦人伸冤?”
代秀才看了眼面前头戴帷帽的姑娘,目光不着痕迹地看着她身后左侧的白衣少年,然后轻轻颔首。
夜梦仙:“我与朋友受人之托,重查柳棉之死,还望先生配合。”
代秀才没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握紧手中布袋,也因此露出其中的纸鸢。
夜梦仙借此时机打量着面前的人,代秀才是典型的文弱书生类型,中等身高,略显瘦弱。
刚才同行时,夜梦仙有闻到代秀才的身上有股有别于墨香的味道,有些像胭脂水粉的味道......这个时间段,书院应该才刚下课吧?他这是从什么女性朋友居的所离开吗?还有纸鸢这东西不都是小孩子才会喜欢吗?他一个成年人怎么会带着这么多纸鸢,是要送给谁吗?
夜梦仙的目光落在代秀才的手腕上,那里有一根红绳编织的手链,应该是追月庆典期间柳棉送的吧?
可柳棉都死了近十数日了,代秀才怎么还会戴着这种姻缘信物?
大部分人遇到这种事情应该会把这种东西烧掉,以便去去晦气吧?
莫非是悼念柳棉所以一直留着?可这样始终佩戴也有些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