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全大梁都在求我关天幕 > 第66章 绝境谋生机

第66章 绝境谋生机(2/2)

目录

他们眼睁睁看着好好的工程被糟蹋,却又无能为力。

村子里的百姓们得知苏绾在京城的遭遇,心急如焚。

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每日都有人守在村口,盼望着苏绾归来的消息。

年长的村民们聚在一起,忧心忡忡地讨论着,如果苏绾无法解决此事,

这黄河堤坝一旦决堤,整个村子乃至周边无数村镇都将陷入灭顶之灾。

而在京城,苏绾在等待朝廷批复的日子里,并未闲着。

她四处奔走,联络一些心系百姓、正直的官员。

她向他们详细阐述黄河堤坝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今面临的严峻形势,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

这些官员被她的真诚和勇气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在朝堂之上为她说话。

终于,朝廷的旨意下来了。

皇帝听闻此事后,龙颜大怒,下令严惩吏部尚书和那奸商,

同时准许苏绾重新接管黄河堤坝修复工程,并拨下专款,要求务必保证工程质量。

苏绾拿着圣旨,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带着圣旨和筹集到的一些物资赶回黄河边的工地。

当苏绾回到村子时,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震天。

“苏姑娘回来了!我们有救了!”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苏绾马不停蹄地来到堤坝工地。

看到眼前一片混乱的景象,她心中既心疼又坚定。

她首先派人去召回那些被驱赶的工匠,工匠们听闻苏绾重新掌权,且带来了朝廷的支持,纷纷欣然返回。

接着,苏绾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重新规划用料和施工方案。

她每天都亲自守在工地,监督工程进展。

每一块石头的摆放,每一袋泥土的填充,她都仔细检查。

然而,困难并未就此消失。

就在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黄河沿岸。

黄河水势迅猛上涨,已经修复的部分堤坝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苏绾心急如焚,她带领着工匠和百姓们,迅速投入到加固堤坝的战斗中。

大家冒着倾盆大雨,扛着沙袋,奋力加固堤坝。

雨水打在他们的脸上,模糊了视线,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在最危急的时刻,苏绾发现一处堤坝出现了渗水的迹象。

如果不及时堵住,很可能引发决堤。

她毫不犹豫地扛起一袋沙袋,冲向渗水处。

在她的带领下,工匠和百姓们纷纷跟上,用沙袋一层一层地堵住渗水口。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暴雨终于停歇,黄河的水位也逐渐稳定下来。

苏绾和众人瘫倒在堤坝上,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经过数月的努力,黄河堤坝终于修复完成。

坚固的堤坝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黄河边上,守护着沿岸的百姓。

竣工那天,黄河两岸的百姓纷纷赶来,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人们载歌载舞,感激苏绾的付出。

苏绾站在堤坝上,望着欢呼的人群和奔腾的黄河,心中感慨万千。

从那以后,苏绾的名字在黄河沿岸流传开来,

成为了百姓口中勇敢、善良、一心为民的传奇女子。

而她和百姓们共同守护家园的故事,也将永远被铭记在这片土地上。

在黄河堤坝竣工的喜悦余温尚未消散之时,

苏绾却接到了朝廷一道突如其来的调令。

皇帝听闻了苏绾在治理黄河堤坝工程中的果敢与智慧,决定委以她新的重任。

一纸诏令,将她调往遥远的西北边陲之地,负责当地的水利灌溉工程。

苏绾深知这是朝廷对自己的信任,尽管心中满是对黄河沿岸百姓的不舍,

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去的路途。

当她来到西北边陲,眼前的景象让她大为震撼。

广袤的土地干旱贫瘠,百姓们为了一口水常常要走上几十里路。

当地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几乎全部荒废。

苏绾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展开对当地水利情况的勘察。

她深入到每一处干涸的河道、废弃的水渠,与当地百姓交流,了解水源分布和用水需求。

然而,在这里开展工程远比她想象的困难。

当地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筹集工程所需的材料成了一大难题。

而且,部分当地势力对她这个外来的官员心存疑虑,并不愿意配合。

但苏绾并未退缩。

她一方面修书向朝廷请求物资支援,另一方面努力与当地势力沟通。

她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水利灌溉工程对改善当地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经过一番努力,朝廷的物资陆续抵达,当地势力也逐渐被她的诚意所打动,开始积极配合。

苏绾带着百姓和工匠们,从规划水渠走向,

到挖掘河道,再到修建水坝,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在这个过程中,她还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引入了一些新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苏绾的带领下,西北边陲的水利灌溉工程逐步推进,

这片干旱的土地,也渐渐有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