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你讲完的那天,我才开始(2/2)
他从瓦砾中捡起最后一块尚算完整的砖石,投入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中。
火光冲天,映亮了废墟深处那块虽已残破,却依旧屹立的石碑,上面刻着:“武无宗,心有主。”
他召集仅剩的几名弟子围坐在火前,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忘掉所有招式,以你们人生中最软弱、最不堪的那个时刻为意,为自己,创一式‘人生式’。”
弟子们面面相觑,最终,有人迟疑地站起,模仿着大病初愈时扶墙行走的姿态,走出了一套踉踉跄跄的“病中扶墙步”。
又有人双膝一软,将当年跪地求饶时的屈辱与恐惧,化作了一招无力的“跪地求饶掌”。
这些在传统武学看来荒诞不经的“招式”,却被岳山一一接纳。
他盘坐在火前,闭上双眼,声音沉静如水:“从今往后,不拜英灵,不敬传说,你们要修的,只有自己走过的那条路。”
当篝火渐渐熄灭,天色微明时,火堆的灰烬中,竟也浮现出三个字:“我怕过。”
岳山看着那三个字,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
他缓缓起身,没有和任何人告别,独自一人,朝着山下的方向走去,再未回头。
玄音则来到了虹桥的遗址。
她曾在这里静观风云,记录天命。
此刻,她将自己所有的仪式笔记,以及那些用以占卜的玉片残骸,全部付之一炬。
灰烬随风而散,彻底回归天地。
她不诵词,不叩首,只在桥头静坐。
一日,两日……整整七日。
第七日的黄昏,一个眼覆白布的盲童,被小女孩牵着手,从桥边路过。
盲童忽然停下脚步,侧耳倾听了片刻,好奇地问:“姐姐,这里以前是不是很热闹?”
小女孩仰头看着天边的晚霞,轻声回答:“是呀。以前,人们都在这里,等着风为他们带来故事。”
这一问一答,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玄音心中最后的迷雾。
她豁然开朗,低声呢喃:“是了……现在,风在等人开口。”
她缓缓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她守护了半生的地方,转身离去。
她的身影渐渐融入愈发深沉的暮色之中,悄无声息。
她知道,一个真正的静观者,最终也该归于静默。
光阴流转,又是数年春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牵着孙儿的手,登上了早已被岁月磨平棱角的开口台。
孙儿好奇地问:“奶奶,我们站在这里要讲什么呀?”
老妪浑浊的眼睛望向湛蓝的天空,脸上带着笑意,缓缓道:“讲个故事吧,一个关于五个听风的人的故事……”
风过处,台下的孩童们正嬉笑打闹,没有人注意到这对祖孙的低语。
而在遥远的一条山道上,一名行路的少年随手拾起一片刚从枝头飘落的嫩叶。
他无意中一瞥,竟发现翠绿的叶脉之间,仿佛用晨露写下了一行极淡的字迹:“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孩子,她不信结局,只信开始。”
少年愣住了,喃喃自语:“这个故事……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风起,他掌心的叶片被卷上半空,打着旋儿飞向远方,无人知晓它最终将落于谁的手中——而那个古老的故事,正从千万个早已不记得名字的人们口中,以千万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启程。
山还是那座山,后山的小院却添了几分岁月沉淀的静谧。
林尘正悠闲地在院中晒着书,阳光暖洋洋的,空气里满是纸张和尘埃混合的安详味道。
他满足地眯起眼,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平和。
随手翻动一本本旧籍,指尖拂过那些熟悉的名字和故事,他的动作忽然一顿。
在一堆泛黄的古卷中,一本崭新的册子显得格格不入。
封皮是簇新的,墨迹也像是刚干不久。
他记得自己从未添置过新书。
他疑惑地拿起册子,一阵微风吹过,书页哗啦啦地翻动,最终停在了某一页。
林尘的目光随意扫过,随即,他整个人如遭雷击,瞳孔骤然收缩。
那页纸上,只写着一个名字。
一个本该被彻底遗忘,甚至从未存在过的名字。
院中和煦的暖风,在这一刻,仿佛带上了刺骨的寒意。
林尘拿着书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