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影子学会了听名字(1/2)
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在胸腔里打了个转,带着冰凉的尘埃味。
他的手,那双因常年打磨陶器而布满细茧的手,微微颤抖着,最终还是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旧木门。
门内,没有想象中的鬼魅,也没有突如其来的袭击。
只有那只他日夜守护的陶碗,静静地安放在门槛上,碗口朝天,像是在承接某种无形的东西。
夜风从他身后灌入,带着山野的凉意,吹得他衣衫猎猎作响。
也就在这一刻,他看见了。
碗底的霜痕并非静止,那凝结的白霜边缘,有新的、细微的冰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它们像是有生命般,一笔一划,勾勒着一个全新的轮廓。
那是一个字的雏形,紧紧挨着已经成型的“小芽”二字。
他屏住呼吸,连心跳都仿佛停止了。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霜。
这是名字,是那个被遗忘的灵魂,在用世间最冷冽的笔触,为自己续写生命。
他蹲下身,凑得更近,几乎能感受到那股从碗底渗透出的、彻骨的寒意。
风再次穿过门廊,这一次,不再是无声的吹拂。
一声轻微至极,却又清晰无比的“芽!”,仿佛就从那霜痕中响起,直接钻入他的脑海。
这声音清亮、稚嫩,带着初生的喜悦。
就在这声音响起的瞬间,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丝异动。
那只陶碗的旁边,一抹极淡的影子浮现出来。
正是那个拄着拐杖的小女孩。
但这一次,她不再是低着头,喃喃自语着那些无人能懂的旧事。
她的影子微微侧着,小小的头颅偏向陶碗,那姿态,分明是在……倾听。
风,第三次拂过。
“芽!”
声音再次响起,比上一次更加清亮。
而那个旧日的影子,那个只存在于记忆和传说中的小女孩,竟对着发出声音的霜痕,缓缓地、郑重地,点了下头。
那不是机械的动作,而是一种确认,一种回应,像是失散多年的亲人,终于听到了彼此的呼唤。
他死死地盯着碗底,心脏狂跳。
他看见,在那即将成型的第三个字的边缘,一颗新的霜珠骤然凝结,晶莹剔通,仿佛下一秒,就要落下,完成那惊世骇俗的最后一笔。
他明白了。影子,不再只记得过去。它,也开始学会听未来了。
这惊人的发现如同燎原的星火,迅速在整个村落蔓延开来。
清晨的练武场上,一群武童正在扎着马步。
一个最年幼的孩童,不过五六岁,按捺不住性子,猛地踏地前冲。
他小小的身子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足下青石板竟发出一声沉闷的轰鸣,一个清晰无比的“跑!”字,随着尘土震荡开来。
场边的老武师还未及呵斥,场院中心,一株百年老藤下的阴影里,一个高大魁梧的影子毫无征兆地浮现。
那是传说中的护村武神,岳山。
他拄着一根看不清材质的石杖,身形凝实如山。
所有孩童瞬间噤声,连呼吸都停滞了。
然而,那踏出“跑”字的幼童却毫无惧色。
他小脸涨得通红,非但不退,反而借着前冲之势,再次跃起,一记稚嫩的冲拳直捣岳山之影。
拳头虽未触及,但那股凌厉的拳风,却像一把无形的刻刀,再次划过地面。
“跑!跑!跑!”
三声爆鸣,一声比一声响亮,震得场边兵器架上的刀剑嗡嗡作响。
所有人都以为岳山之影会因这“挑衅”而降下神罚。
可那凝如实质的影子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幼童,片刻之后,竟缓缓抬起由影子构成的右手,用那虚幻的石杖,轻轻点向地面。
一声轻响,节奏竟与那三声“跑”字最后的落音,同频共振。
随着这一声轻点,盘踞在院墙上的百年老藤,无数藤蔓竟如活物般齐齐轻微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应和。
当夜,老武师独自坐在院中,被眼前的一幕惊得说不出话来。
那些白日里应和的藤蔓,竟在无人打理的情况下,自发地缠绕、盘结,在月光下,于墙壁上构成了一个巨大而苍劲的“跑”字。
每一片叶面都浮动着淡淡的流光,比新刻的石碑还要清晰。
老武师浑浊的双眼泛起泪光。
他知道,那位沉默了百年的守护者,终究是愿意随着这些奔跑不息的新生代,一同起舞了。
异象不止于此。
村东头的新妇家中,灯火彻夜未熄。
她正低头织布,身旁七岁的盲童却焦躁不安。
那灯焰不知为何,在灯罩内疯狂跳动,每一次跳动,都在空气中留下一个灼热的“听”字残影。
盲童虽看不见,却能感受到那股灼人的气息。
他烦躁地伸出小手,一巴掌拍在冰凉的灯壁上。
“啪!”一声脆响,声如裂帛。
瞬间,屋内光影扭曲,一个温柔而哀伤的女性影子,在灯壁后缓缓浮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