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靠山(2/2)
起初,石柏川还是照常下地干活,只是偶尔在田埂上歇气时,会望着后山的方向,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谭清竹看在眼里,也不点破,只是在他晚归时,总会端上热腾腾的饭菜,笑着问一句:“当家的,今天田埂上的风,是不是比后山的清爽些?”
石柏川便会嘿嘿一笑,挠挠头:“都清爽,都清爽。”但那眼神里的一丝向往,却瞒不过清竹。
那顿红烧兔肉的香味,似乎还萦绕在鼻尖。对于常年以粗粮为主的农家来说,肉香的诱惑是实实在在的。更重要的是,那次“意外”的收获,让石柏川尝到了一丝甜头,也让他对后山那片茂密的林子,产生了新的认识——那里不仅仅是砍柴、偶尔碰碰运气的地方,或许,真的可以成为改善生活的一条路子。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清竹正在灯下缝补衣服,石柏川坐在一旁,手里拿着根柴火棍,在地上划拉来划拉去,半晌,终于憋出一句:“媳妇,我琢磨着……咱以后,是不是可以多去后山转转?”
清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放下针线:“哦?当家的是想通了?不再觉得打猎全靠运气了?”
石柏川脸一红,想起上次追兔子的糗事,还有村里人的打趣,但还是梗着脖子道:“那啥……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嘛!再说了,咱不一定非得打猎啊。张大叔不是说了,后山有不少好东西,什么蘑菇、木耳、野菜、野果子,还有草药,采回来也能换些钱,或者自己吃,都能省点粮食。”
他越说越觉得有道理,眼睛也亮了起来:“我想好了,以后我白天去地里干活,趁着早晚凉快,或者阴雨天地里不忙的时候,就去后山转转。不贪多,每次能弄点啥回来是点啥。猎不着大的,弄点小的,采点山货,总比干等着强。”
清竹静静地听着,心里暖意融融。她知道,当家的这是真的把改善生活放在心上了,不再是一时兴起的豪言壮语,而是开始有了具体的想法。
“当家的能这么想,我很高兴。”清竹柔声说道,“不过,后山虽然不算危险,但也得小心些。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要么,我跟你一起去?”
石柏川连忙摆手:“那可不行!你身子骨弱,山路不好走,万一磕着碰着咋办?再说了,家里也离不开你。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绝不往深了去,就在外围转转,早点去早点回。”
清竹想了想,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不再坚持,只是叮嘱道:“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带上柴刀,遇到野兽早点躲开。还有,采山货也得认清楚,别采了有毒的回来。”
“哎!我知道!”石柏川见媳妇支持自己,心里乐开了花,拍着胸脯保证,“我明天就去找张大叔问问,哪些山货能采,哪些时候有。张大叔是老猎户,他肯定懂!”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石柏川就揣了两个清竹刚蒸好的白面馒头,去了张大叔家。张大叔是村里经验最丰富的猎户,对后山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对于石柏川想学采山货、改善打猎技巧的想法,张大叔很是支持。
“年轻人有这份心就好!”张大叔呷了口旱烟,慢悠悠地说,“靠山吃山,只要勤快,肯动脑子,后山是不会亏待咱的。打猎嘛,讲究眼疾手快,还要有耐心,辨踪识迹也很重要,回头我教你几招。至于山货,现在这个时节,雨后的蘑菇、木耳正多,还有金银花、蒲公英这些草药也能采了。到了秋天,野栗子、山楂、柿子,那更是多的是。”
石柏川听得认真,把张大叔说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还借了张大叔一本破旧的、画着各种草药和野菜图样的册子回来。
从那以后,石柏川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但也更加充实。
白天,他依旧是那个勤劳的庄稼汉,在地里辛勤劳作,把自家的几亩薄田打理得井井有条。
傍晚或者清晨,只要天气允许,他就背上背篓,带上柴刀、弓箭和捕兽夹,去后山“寻宝”。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冒冒失失,而是先仔细观察地形,辨认足迹,学着张大叔教的方法,在合适的地方下夹子,隐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