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 > 第210章 暗流汹涌

第210章 暗流汹涌(1/2)

目录

三日后,京城码头。

一艘挂着江家四海通旗号的三层楼船静静地泊在岸边。与周围那些喧嚣忙碌的商船不同,它周围十丈之内皆有佩刀的护卫肃然而立,将一切闲杂人等隔绝在外,自成一方肃杀天地。

船是江澈亲自挑选的,不仅是四海通船队中速度最快、最平稳的旗舰,其内部更是被改造成了一座移动的堡垒与行辕。

苏知意立于船头望着那巍峨的京城轮廓在晨雾中渐渐远去,心中并无半分留恋。对她而言,那座金碧辉煌的牢笼从来都不是她的战场。她的战场在那烟雨江南,在那市井之间,在那天下万民的柴米油盐之中。

“都安排好了?”她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地随风送向身后。

江澈走到她身侧与她并肩而立,目光同样望着那远去的京畿繁华。他今日换下了一身锦衣,穿着便于行动的劲装更显身姿挺拔,气度沉凝。

“放心吧。”他低沉的声音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我从四海通护卫队中,抽调了三百精锐,由最可靠的堂主江武亲自率领,分水陆两路护送。船上储备的物资足够我们应对任何突发状况。另外,你从学堂里挑选的那十二名学生也都已经妥善安置在下层船舱,个个都兴奋得像是要去打一场大胜仗。”

苏知意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她这次南下并非孤身一人。除了江澈这个最坚实的盟友,她还带走了一颗火种——十二名从新式学堂中精挑细选、在算学与格物上最有天赋的寒门子弟。他们将是未来皇家钱庄的第一批核心骨干,是她亲手培养用来对抗旧有士族势力的第一批新鲜血液。

“京中的消息渠道呢?”苏知意又问。

“四海通在京城的所有暗桩都已启动,宫里宫外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通过最快的渠道传到我们手里。柳承风他们一举一动都会在我们的注视之下。”江澈的眼神冷了几分,“他们以为发一封信到江南就万事大吉了?未免也太小看我们了。”

苏知意点了点头,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放下了。

她转过身,不再看那远去的京城,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船舱。那里不仅有她未来的班底,更有她此生最珍视的亲人——苏明理和苏知巧。

她答应过他们要带他们回家。

楼船破开江波,一路南下,速度极快。

船行平稳,江澈将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几乎不需苏知意操心任何俗务。这让她得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对即将在淮城展开的这场硬仗的筹划之中。

在宽敞明亮的主舱内,一张巨大的淮城舆图被铺在桌案之上。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信息。

“这是目前淮城最大的几家钱庄和票号的分布图。”江澈指着舆图上的几个红圈,“以陈四海的四海通为首,占据了城中超过五成的存兑业务。其余的则大多与江南各大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背后站着的就是我们在京城朝堂上的那些老对手。”

苏知意纤长的手指在舆图上缓缓划过,目光清冷。

“他们是地头蛇,根基深厚,人脉广博。我们想在他们的地盘上凭空建起一座皇家钱庄,无异于虎口夺食。所以第一战,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

她抬起头看向江澈:“我们的第一战不在于钱庄本身,而在于两个字——信用。”

“信用?”江澈若有所思。

“没错。”苏知意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百姓为何愿意将真金白银存入钱庄?因为他们相信钱庄不会倒,相信随时能把钱取出来。士族们的优势,在于他们经营百年的声望。而我们的优势,在于皇家二字,在于陛下的授权,在于国家的信用!”

“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

她的手指最终点在了舆图上最中心、最繁华的一条主街之上——望淮街。

“我们的第一家皇家钱庄,必须开在这里!用最大、最气派的门面,用最坚固、最安全的金库,用最严谨、最公开的章程,从一开始就要在气势上彻底压倒那些藏污纳垢的私人钱庄!”

江澈的眉头却微微皱起:“望淮街寸土寸金,最好的地段早已被各大商号瓜分殆尽。而且柳承风的信想必已经到了江南。我们此刻去买,恐怕没人敢卖给我们。”

“我没打算买。”苏知意神秘一笑,从舆图下抽出另一张图纸,“我打算用我们自己的地方。”

江澈定睛看去,那是一张建筑结构图,图纸的落款处,赫然写着三个字——知意坊。

“这是……”江澈又惊又喜。

“这是我当初离开淮城前,让工坊预留下的最大的一间沿街仓库。它就在望淮街的东口,位置绝佳,内部空间巨大,足以改建成一座三进的大钱庄,前堂营业,中庭办公,后院便是金库与护卫驻地。”苏知意解释道,“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留好了棋子。”

江澈看着苏知意那双仿佛能洞悉未来的清澈眼眸,心中再次涌起一股深深的震撼与敬佩。这个女子似乎永远都在为下一步、下下一步,甚至是最终的结局做着准备。与她为敌是何等的不幸。而与她为友又是何等的幸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