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新活动(1/2)
宋霆野眼睛发亮:“太空探索就是新时代的边疆啊!和我们当年守卫边疆一个道理,都是为了更广阔的天地。”
十二月的一个周五,予宁选择了一部关于太空探索的纪录片。影片放到一半,宋霆野突然按下暂停键。
“我想做个东西。”他说,“一个关于星空的作品。”
全家人都愣住了。孟沅最先反应过来:“什么样的作品?”
“还没想好,但就是...想用我的方式,表达对宇宙的理解。”宋霆野的眼神异常明亮。
周缝立即响应:“叔叔,我工作室什么工具都有,随时欢迎您来!”
于是,六十五岁的宋霆野开始了一项新事业——星空艺术创作。他先是买了一架天文望远镜,每晚在阳台上观星,认真记录观测笔记。然后开始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星空:先是绘画,然后是摄影,最后竟然迷上了金属锻造。
“老宋,你最近身上总有股金属味。”孟沅一边帮他揉着酸痛的肩膀,一边嗔怪道。
宋霆野却兴奋地展示手中的金属片:“看,这是猎户座,我用铜和不锈钢拼接的,表现星光的冷暖对比。”
最让家人惊讶的是,他竟然开始学习焊接技术。周缝的工作室里,经常能看到一老一少两个身影围着焊枪讨论不休。
“叔叔的手很稳,”周缝对予安说,“比我带过的很多学徒都稳。”
予安看着父亲专注的侧脸,忽然明白了:父亲不是在寻找消遣,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他毕生的追求——探索和守护。只不过年轻时守护的是国土,如今守护的是对世界的好奇心。
三个月后,宋霆野的第一件大型作品《星河守望》完成了。这是一件直径一米的圆形装置,用各种金属材料拼接出银河系的图景,中心是一面磨光的镜面,映照着观者自己的眼睛。
“每个人都是星空的守望者。”在家庭展览上,宋霆野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理念。
作品被周缝拍下来发到社交媒体上,意外获得了大量关注。甚至有一位艺术评论家写道:“这位退休军人的作品中有种罕见的力量——那不是技巧的炫耀,而是生命的沉淀。”
受到鼓励的宋霆野更加投入创作。他与周缝的工作室合作,开始了一系列名为“边疆”的作品:不只是太空边疆,还有心灵的边疆、记忆的边疆、爱的边疆...
孟沅则成了丈夫的策展人和记录者。她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丈夫的创作过程,那些素描和随笔后来集结成册,取名《老宋的星空》。
来年春天,社区文化中心为宋霆野举办了一个小型个展。开幕那天,全家人都来了,还有许多老战友和邻居。最让人意外的是,书法班的老师和舞蹈班的姐妹们也相约前来。
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宋霆野显得有些紧张。孟沅轻轻握住他的手,一如多年前他每次接受重要任务前那样。
“去吧,给大家讲讲你的星空。”她柔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