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抄家入京当日,被疯批国师宠麻了 > 第77章 举荐人

第77章 举荐人(2/2)

目录

管库的老吏看见护国府的令牌,又听闻要查王崇近十年经手的案卷,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但什么也没问,只是慢吞吞地领着他们往里走。

“王侍郎的卷宗,都在这里了。”老吏指着整整三个大书架,转身出去了。

这是一个浩大的令人绝望的工程。

“你来真的?”谢绪凌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卷宗,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不然呢?”慕卿浔已经挽起了袖子,抽出一卷落满灰尘的档案,吹了口气。

灰尘呛的谢绪凌连连咳嗽。

“咳……咳!你就不能让

“不行。”慕卿浔解开系绳,展开泛黄的纸卷,“这件事,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

谢绪凌叹了口气,也认命地拿起一卷。

书房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时间一点点过去,烛火换了三四根。

大部分档案都枯燥乏味,记录着某个官员平平无奇的升迁贬谪。

“慕卿浔,你看这个。”谢绪凌忽然出声。

慕卿浔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卷宗。

“刘承,雍州人士,出身寒门。三年前,只是个末流的县丞。两年之内,连升三级,如今已是通州知府。这升迁的速度,太快了。”

“举荐人是谁?”

“没有明确的举荐人。考评上只说,‘才干出众,政绩斐然’。但我在附录里找到了这个。”谢绪凌指向卷宗末尾的一张小纸条,上面是几位京中大员的“评议”。

其中一个名字,赫然在列。

赵王府长史,钱申。

慕卿浔没有说话,将这份卷宗放到一边,又拿起新的一份。

一个时辰后,又一份可疑的档案被找了出来。

“张远,江南织造局主事。一年半前,从一个清水衙门调任此等肥缺。他的妻子,是赵王府一位妾室的远房侄女。”谢绪凌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

“还有这个,孙泰,河东道盐运副使。他的恩师,曾是赵王伴读。”

“这个,李茂,大理寺少卿。他父亲当年,是赵王府的护卫统领。”

一份。

两份。

十份。

被挑出来的卷宗在桌案上越堆越高。

一个原本模糊的轮廓,在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人事调动中,逐渐变得清晰。

这些人,出身各不相同,地域天南地北,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升迁,都快得异乎寻常。而他们的履历深处,总能找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线索,像蛛丝一样,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地方。

赵王府。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姻亲利益集团。

这是一个以赵王为核心,通过吏部侍郎王崇这只手,安插在朝廷各个关键位置的隐秘网络。

每一个被提拔的官员,都是一颗钉子,深深地扎进大周的肌体里。

“他们不是在结党。”谢绪凌看着那堆卷宗,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他们是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朝廷。”

一个影子朝廷。

慕卿浔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卷宗,那是刚刚找出来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周延。

负责全国军府、卫所的官吏选授和军籍管理。

她的手指,停留在举荐人的落款上。

依旧是赵王府长史,钱申。

慕卿浔将卷宗轻轻合上。

“现在,我知道那一百两银子,是谁出的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