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乱了军心(1/2)
北境的风,裹挟着沙砾与血腥。
谢绪凌的马蹄踏在龟裂的土地上,身后是三千玄甲精锐,寂静无声。他们是帝国的利刃,此刻却面对着一片死寂的家园。目之所及,尽是断壁残垣,白骨曝野。
“将军,前方三里,便是朔方城。”亲兵卫峥勒马靠近。
谢绪凌没有应声。他翻身下马,抓起一把焦黑的泥土。土是温的,不是日头晒的,是人血浸透后尚未冷却的余温。
“传我将令。”他开口,字句砸在旷野里,“其一,分兵五百,沿途清剿流窜蛮匪,遇反抗者,杀无赦。其二,开帅帐中军粮仓,于朔方城东设棚施粥,收拢流民。其三,全军扎营后,除警戒哨外,所有人,解甲,领工具,随我修缮民房,疏通水道。”
前两条命令,众将士毫无异议,这是他们的职责。可第三条,却让军中起了微澜。
副将魏延策马上前,此人是军中宿将,作战勇猛,性如烈火。“大帅,万万不可!我等是朝廷的兵,是握刀的手,不是拿锄头的农夫!让弟兄们去干泥瓦匠的活,岂不折了锐气,乱了军心?”
“乱了军心?”谢绪凌转身,直面着他,“魏将军,你看看这片土地,看看那些在废墟里刨食的百姓。他们的心,是不是已经碎了?”
魏延语塞,他当然看见了,但他坚持:“军民有别,职责不同。我等的职责,是杀敌!是把蛮人的脑袋筑成京观,震慑宵小!而不是在这里和泥砌墙!”
“杀敌?”谢_xù_凌反问,“敌人是谁?是渡过边境线的蛮族,还是被饥饿逼疯,拿起武器抢夺最后一口粮食的同胞?你告诉我,魏延,你的刀,要砍向谁?”
他上前一步,逼近魏延的战马。“我告诉你我的答案。我的刀,只杀真正的敌人。而我的手,要扶起我的百姓。他们是根,根烂了,我们这些枝叶,还能活多久?”
“大帅……”
“这是命令。”谢绪凌打断他,“军人的锐气,不是靠打熬筋骨养出来的,是靠守护身后寸土,心中那股气养出来的。谁若不愿,可卸甲归田。我谢绪凌,绝不阻拦。”
全军死寂。无人敢再出一言。魏延的脸涨得通红,终是抱拳垂首:“末将,遵命!”
“很好。”谢绪凌的语气缓和下来,“让弟兄们动作快些,天黑前,我要让城东的第一口热粥,暖进百姓的肚子里。”
军令如山,朔方城外迅速变得热火朝天。施粥的棚子搭起来,浓稠的米香驱散了些许绝望。士兵们脱下冰冷的铠甲,拿起陌生的斧凿,在残破的屋舍间穿行。
起初,那些幸存的百姓如惊弓之鸟,畏缩在角落,用麻木的眼睛打量着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军爷。在他们记忆里,兵和匪,很多时候没有区别。
谢绪凌没有多言。他卷起袖子,亲自跳进一条被尸体和瓦砾堵塞的沟渠里,用手清理污物。腥臭扑鼻,他面不改色。
主帅如此,三军将士再无怨言。他们沉默地干着,用行动代替言语。
一个时辰后,一个瘦小的孩子,手里攥着半个黑硬的窝头,跌跌撞撞地走到谢绪凌面前。他仰头看着这个满身泥污的将军,将窝头递了过去。
谢绪凌一怔,随即笑了。他没有接,而是摸了摸孩子的头,把他引向粥棚的方向。
人心,就是这样一点点被重新粘合起来的。
然而,麻烦总是不期而至。
“报——”一名斥候飞马而来,滚鞍下马,“大帅,西山坳发现一股匪徒,约三百余人,他们占据了王家庄的粮仓,据险而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