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42章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第42章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1/2)

目录

荆州,南郡。

“诸位,孙权给我下战书了。”

曹操面露笑意,扬了扬手中的竹简,对此并不以为意。

“看来计策奏效了。”贾诩抚须道:“一封檄文,利用周郎出走,打击了江东的士气,对方急于求战,寄希望取胜来挽回士气。”

“然也。”程昱附和道:“主公,属下建议不予理会。”

“现在着急的是孙刘,咱们越是拖延,对咱们便越是有利。”

“文和的意思呢?”曹操听罢后又问道。

“我与仲德意见一致。”贾诩回答道:“丞相只需拖到周郎前来,对方的士气还会再跌,届时出击...大事定矣!”

两位谋士意见相同,都建议先拖着别打,拖到周瑜来投最好。

一时间,曹操不由陷入思索。

此次南征,曹操身边只带了程昱、贾诩二人。

郭嘉去年病逝,荀彧在许都坐镇,荀攸在邺城坐镇。

著名的“曹营五谋士”,眼下只有两位在身边,并还都表示反对,曹操也不得不重视一下。

“德珪,你有什么看法?”曹操突然发问。

蔡瑁闻言一愣,下意识看向程昱、贾诩。

两位老资历谋士已经放话,蔡瑁刚刚投降,总不好明着唱反调...

“你不用看他们。”曹操不悦道:“你是水军都督,我要你从战事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决定是否要打这一仗,而不是被他人所影响。”

“是...”蔡瑁斟酌一下,分析道:

“正如二位参军所言,这一仗拖着不打,于我军便有好处。”

“反之,选择应下此战,也会有一定好处。”

“哦?”曹操眉头一挑,“但说无妨。”

“丞相一封檄文,重创敌军士气,对方此战乃是为了挽回士气。”蔡瑁提醒道:“赢了,固然能挽回士气;倘若输了...那就是雪上加霜!”

“德珪言之有理!”曹操深以为然,立即问道:“若由你来挂帅应战,可有把握?”

“这个...”蔡瑁稍作沉吟,“孙权约战,双方出动一营兵力,在江面上搏杀。”

“倘若是周郎领兵,末将确实不敢与之为敌。”

“如今周郎不在,末将...”蔡瑁抱拳道:“绝不会输的太难看。”

“德珪谦虚了。”

曹操文弦歌而知雅意,明白蔡瑁话中的意思,大概率能打个平手。

水战不同于步战,尤其是这种约战,不存在什么偷袭、埋伏等策略。

江面上都是开阔水面,双方摆开阵势,互相攻伐便是。

蔡瑁从军多年,也不是铁废物。

若是大兵团作战,或许会力有不逮,出现指挥不过来的情况。

但区区一营兵力,蔡瑁自问还是能够驾驭。

“主公何必节外生枝?”程昱规劝道:“檄文已经发出,静待周郎便是。”

“仲德此言差矣。”曹操摇头道:“水军已经混编完毕,也该检验一下成色如何,好做到心中有数。”

“此番约战,规模不大。”曹操淡定道:“纵然败了,也无甚损失。”

“对方纵然能挽回一时的士气,可只要周郎前来,就会再度遭到打击。”

“先看看德珪的水准,之后周郎前来,到底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还是盛名之下实难副,届时便知分晓。”

曹操的意思很明白,想趁此机会检验一下水军的成果。

就算输了,让江东恢复些许士气,但之后周瑜来投,又会打击到对方的军心。

另外周瑜到底什么水平?

曹操没有见识过,只能从别人口中知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