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280章 向全天下收税!

第280章 向全天下收税!(2/2)

目录

再加上晾晒过程中,肯定会有风吹日晒,灰尘、鸟粪这些都无法避免。

自然而然,晾晒制盐法,产出的品相就不会太好。

但胜在成本低,太阳能不要钱,若用燃料去熬煮...成本就会暴增。

反观周瑜弄出来的雪盐,有赖于火井的免费资源,熬煮环节不用花费,同时还兼具加工快的优势。

太阳晒出来一千斤食盐,恐怕要好多天。

而用火井熬煮,上下也就几刻钟。

同时,雪盐最大的优势,就是品相无敌!

颜色纯白,味道纯咸。

单单就这两条,就足以把其他食盐扫入历史的尘埃中。

“正好。”蒋干嘿然道:“曹孙士三家,都派人前来表示要通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咱们的食盐倾销给他们。”

“哈哈~”庞统乐不可支,“当初咱们求着他们卖盐,现在正好要颠倒过来,让他们不得不向咱们求购。”

“主公。”麋芳当即建议,“卑职建议雪盐不要卖太贵,否则老百姓承担不起。”

“咱们就按照市场正常价格售卖,这样其他几家连价格优势都没有,他们的盐就别想再卖出去。”

“妙啊。”刘巴抚须道:“曹孙士三家,还有西北可以通商,这就算是向全天下收税咯。”

当下,食盐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税。

朝廷要向天下所有人,无差别进行收税,这是一个难的事情。

但食盐的存在,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只要是个人,就必须要吃盐。

故而朝廷只要进行食盐专卖,把一部分税摊牌到盐价中,全天下的人就不得不交税。

甚至还有一个好处,大部分都不知道吃盐就是交税,故而没啥抵触感。

雪盐若真能倾销天下,无异于周瑜向天下所有百姓收税,这个财富相当之庞大。

“就怕其他诸侯会干涉。”周瑜出言提醒,“西北与交州也就罢了,前者没有领头羊,食盐倾销西北应当没问题。”

“至于交州...”周瑜轻笑道:“恐怕也不敢阻拦雪盐入境。”

“但是。”周瑜话锋一转,“曹孙两家则不同,他们完全可以暴力干涉。”

简而言之,曹操、孙权可以通过行政、军事力量,来干涉商业行为。

俩人直接下令,境内不许贩卖雪盐,就会给周瑜带来很大麻烦。

“江东还好说。”庞统提醒道:“孙权兵权下方,虽名为江东之主,但威严早不复当年。”

“尤其在咱们拿下益州后,细作传来消息,孙权再度重启募兵。”庞统继续道:“江东那些世家大族,发疯似的不断扩军。”

“士元的意思是...”周瑜若有所思。

“咱们把雪盐卖给各大世家,分润出一些利益,再让他们在江东境内出售。”庞统坏笑道:“我倒要看看,孙权有没有胆子干涉。”

“妙啊!”

“军师高见。”

“哈哈哈~”

一时间,众人都拍手叫绝。

庞统的计策,相当于在江东安排一些“经销商”。

周瑜不直接卖盐给江东,而是“批发”给江东各大世家,让他们再转卖给江东百姓。

如此一来,“经销商”就能从中牟利。

倘若孙权干涉,那就不是跟周瑜作对,而是损害境内世家的利益。

在兵权下放的情况下,孙权根本不敢一口气,得罪境内的全部世家。

世家若一盘散沙,孙权这个江东之主,还能勉强维持住局面。

反之,世家若团结一心,完全有掀翻孙权的实力。

庞统这条计策,可谓正好掐住孙权的七寸,令其动弹不得。

“很好。”周瑜点头认可,当即道:“给孝则下令,让他去跟家里说道说道。”

顾邵本就出身江东四大世家,由他来牵线搭桥最合适不过。

陆逊虽然也行,但一方面他在南中领军坐镇,顾邵会更方便一些。

另一方面,陆家人都快死光了,顾家则更为枝繁叶茂,显然更为合适。

“不过曹操这边...”周瑜继而道:“恐怕就不好搞。”

曹操不同于孙权,后者兵权下放,前者可把兵权捏的死死的,全都由诸曹夏侯掌握。

不仅如此,就连天子都在曹操手中捏着,甚至可以下圣旨禁止雪盐入境。

无论行政手段,还是军事手段,曹操一样都不缺。

铁了心不让雪盐入境,恐怕还真没脾气...

尤其一点,当今天下北方才是核心。

更准确说,曹操的地盘是最精华的地方。

河北、中原这两大板块,有着天下间最稠密的人口。

整个南方再加上西北,综合国力也不及曹操治下。

这是最大的一块蛋糕,倘若不能在此售卖雪盐,收益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周瑜抛出的问题,一时间都眉头紧锁,苦思冥想破局之策。

奈何不管是庞统,还是刘巴,两大智囊都是一筹莫展。

至于蒋干更是指望不上,纯嘴皮子选手,压根不是他擅长的时间。

麋芳见状几度欲言又止,最终开始周瑜发现他神色不对,问道:

“子方想说什么?”

“主公,卑职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麋芳也颇为顾忌,一方面担心出言献丑,另一方面又担心抢了庞统、刘巴的风头。

毕竟是个降将,虽说周瑜对他很好。

但面对这些嫡系智囊,麋芳心态肯定不一样。

“子方。”周瑜语重心长道:“我可是把你当自己人呐!”

看看列席之人就知道,绝对是核心会议,一个闲杂人都没有。

麋芳闻言一阵愧疚,旋即下定决心。

“主公,可以利用这次使节来访的机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