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刚柔并济,法铸太平(1/2)
轰!
此言一出,宛如平地惊雷。
大殿内,所有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李斯更为震惊。
瞳孔放大,对于天幕上的言论,下意识的陷入了思考。
“公私……分明?法……竟可分作『国法』与『民法』?!这……这究竟是何道理?”
作为法家集大成者,他学自荀子,但却是法家门徒。
对于法家,他奉《商君书》为圭臬,讲的可是求法令滋彰,一体而治。
又怎么听闻,如此石破天惊的言论呢。
尤其是这个国法和民法的概念,让他觉得没有必要。
一时间,大秦这位曾经的廷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茫然和困惑。
而天幕好像知道了他的迷惘,在画面中给出了答案。
天幕画面流转,来到了重新一统后,昭武帝听证的庄严景象。
章台殿内。
虽然和现在的章台殿别无二致,但是御座上的主人,换成了年轻的帝王。
帝王气度沉凝如渊,眼神洞若观火,好似能够看清万物人心。
殿内群臣肃立,气氛虽然肃穆,却没有始皇帝时期那样让人感觉到窒息的压抑。
这,正是天下一统以后的大秦朝廷。
“诸位爱卿,《大秦律》虽为强国之基,然其条文繁苛,亦多有不便之处。”
“尤其是『连坐』一法,使父子相疑,夫妻相怨,邻里相忌,人伦之信荡然无存。”
年轻的帝王,温润有力的声音响起,直指帝国痛点。
“然,商君旧制,历经百年,已如老树盘根,深植于帝国肌理。”
“朕今日问于诸卿,当如何修其枝叶,而不伤其主干?”
帝王之问,重若千钧!
此问,不仅关乎律法条文的增删,更触及了大秦帝国的立国之本!
殿内,群臣陷入了一场大讨论当中。
不久,身着廷尉服的官吏出列,气宇轩昂的模样,正是蒙恬的弟弟,蒙毅。
他躬身奏道:
“陛下,臣以为,连坐之法,其本意在于使民互监,以绝奸邪。”
“若骤然废之,恐致天下懈怠,可将『知情不报,罪加一等』,改为『首告奸非者,免其本罪,并有赏』。”
“如此,既可存举奸之实效,又可免无辜者互相倾轧之苦。”
蒙毅话音刚落,另一侧的一位老者,就神色激动的出言打断了他。
此人,则是昭武帝时期的儒家代表叔孙通。
“陛下!”叔孙通高声奏道,“《尚书·大禹谟》有云:『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此乃上古圣王之治道!”
“连坐之法,有违天和,乃暴政之源!”
“何不趁此新政伊始,尽废此法,以彰陛下仁德,使天下归心?”
儒法之争,再次于殿上重演。
天下安定,儒和法都想重新在帝国的朝堂上,获得皇帝的青睐,主导帝国的意识形态。
“好了。”
就在叔孙通还想在说什么的时候,昭武帝却轻轻抬起手,一股无形的威严,让殿内恢复了平静。
“博士且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