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迎合思潮(2/2)
同期上映的《星尘》、《超狗》以及前几周上映的《波恩的最后通牒》等电影,虽各有亮点,但均未能撼动其强势地位。
一边是《尖峰时刻3》的票房胜利,一边是《环太平洋》的全方位宣发。
同一时间,两部都由国人深度参与的电影在好莱坞风头之盛,直接盖过了许多正在上映的影片。
两位国人参与的电影在好莱坞的火热也很快传回国内。
这不仅是娱乐圈的事件,更是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产业标杆。
或许是因为《环太平洋》的宣发口径与官方倡导的理念高度契合,电影展现全球合作共御外敌的主题,得到官媒的青睐。
《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环太平洋》:中国电影工业的‘出海’与‘破圈’】的评论文章。
文章里还特别提到了电影中‘赤红’与‘长城’两款机甲所承载的文化符号意义。
新华社则发布通稿,从产业角度进行了分析:
“《环太平洋》集合了中影集团、微风影业、华谊兄弟等国内顶尖制作力量,与华纳兄弟等国际巨头深度合作,其运作模式为国产电影‘走出去’提供了新思路。
“即通过市场化、工业化的方式整合全球资源,最终产出既具备全球卖相、又保有中国文化内核的优秀产品,有效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就在《变形金刚》上映46天,狂揽国内两亿票房,媒体纷纷预测其超越《满城尽带黄金甲》之际。
《环太平洋》在国际上引发的声浪以及官媒的率先下场,迅速点燃起一股狂热的民族自豪情绪。
贴吧、论坛、博客等平台,随处可见网友们的期待:
“看到没!官媒都下场了!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大片!”
“成龍大哥还是牛啊,首周5000万美元票房!”
“《变形金刚》再好也是别人的孩子,《环太平洋》可是亲儿子!必须支持!”
“计划有变,准备夺冠!兄弟们,目标不是《变形金刚》,是那艘大船!九年了,该换人了!”
“冷静点,电影还没上映呢,质量是关键。”
“别捧杀啊兄弟们,期待值拉得太高万一……我是说万一不如预期,反噬会很可怕的。”
无论如何,主流的声音无疑在感召下变得异常亢奋。
仿佛《环太平洋》被赋予了超越电影本身的使命,它承载着国产电影工业化的期望,承载着在全球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声音的渴望,更承载着从好莱坞手中夺回本土票房市场尊严的目标。
刘启峰深知出口转内销在这个年代是最合适的策略,一开始的计划,《环太平洋》会率先在好莱坞等国际市场打响第一炮。
取得成效后,国内的宣发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而现在的这股汹涌的民意,立刻让所有参与方都意识到了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