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见王恭(1/2)
京口武风浓烈,街上,成群结队的精壮汉子呼啸而过,道旁,不时有壮汉抵角搏击,惹来阵阵欢呼和叫好。
难怪朝廷忌惮北府军,这确实是江东第一强军,偏又不掌握在朝廷手里,换了谁,都难以容忍。
“某家檀道济,还有谁与某家一战?”
人群中,一名精壮的汉子将对手一个过肩摔摞倒之后,大声唤道。
“檀道济?”
王愔之眼神微眯。
这可是一员猛将啊,为刘宋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宋文帝晚年,于病中猜忌,召来杀之。
眼下是三十不到的年龄。
不过王愔之清楚,暂时还没到招揽檀道济的时候,且不说他只是太原王氏的嫡子,无权无势,也没钱。
更重要的是,北府军从上至下,对于高门士族都怀有极深的警惕,从郗鉴祖孙两代,到谢玄,再到王恭,从来没有令北府军归心过。
但是退一步说,北府军也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致使北府军最终分崩离析,退出了历史舞台。
要想收服檀道济,最好的办法是在正面交手中击败他,但王愔之自家知自家事,目前他还远不是檀道济的对手。
至少要再练个半年,才能有与檀道济一战之力。
好在檀道济投奔刘裕,还是几年后的事情,倒不急于一时。
“我们走!”
王愔之带着王六王七继续向前,没一会,来到了铁瓮城外。
“来者止步!”
有军卒喝道。
王愔之上前两步,拱手道:“太原王氏王愔之,有家书一封,送与前将军!”
“哦?”
几名军卒相视一眼,他们不知道王愔之,却是清楚王恭出自于太原王氏,来者想必是前将军的族人。
面色稍有缓和。
“家书何在?”
其中一人踏前问道。
王愔之取出一封书信,亮了亮,便道:“在下须亲手送到!”
“你等且稍候!”
一名尉官穿戴的汉子向内奔去。
大殿内,正爆发激烈的争论。
“庾豫州(庾楷)与我传书,约定与荆州殷仲堪共同举兵,讨伐江州王愉与司马尚之兄弟,我已允之,诸将听我号令行事!”
王恭峨冠博带,高踞上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
“不妥!”
刘牢之挥手道。
“嗯?”
王恭发出浓重的鼻音,乜斜着眼瞥去。
刘牢之拱手道:“朝廷割豫州四郡让与王愉,摆明是欲挑起豫州与江州之争,公何不坐视?
且那殷仲堪内受制于桓玄,外则首鼠两端,其兴兵附从,唯因公势大,欲攀附耳,公又何必理会这等小人?”
“不错!”
孙无终附和道:“王愉乃朝廷任命的江州刺史,司马尚之与司马休之兄弟,皆谯王后裔,素有清操,公不可无端兴兵!”
“哼!”
王恭重重一哼,极为不快。
这时,参军何澹之从边上进来,对王恭附耳说了几句。
“先退下罢!”
王恭略一沉吟,挥了挥手。
“诺!”
众将施礼告退。
王愔之在城门内的耳房等候,没一会子,就见着一群人出来,虽未着甲,却无不透着剽悍气息,当头两人,一名五十多,一名六十多,身体壮实,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孙公,前将军受先帝恩宠,坐镇京口,统率我北府锐卒,本应为朝廷藩篱,却屡屡兴兵威逼朝廷,今次更是要为王愉与庾楷的意气之争兴兵讨伐,仆就是想不明白,北府军到底是朝廷的,还是他王家的。”
“道坚慎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