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从轮回功开始修炼 > 第212章 选择

第212章 选择(1/2)

目录

罗宇的目光扫过船舱内这片压抑的景象,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对于一个将毕生希望寄托于武道的人而言,“根基尽毁”这四个字,是何等沉重而绝望的宣判。

死亡是一瞬间的解脱,而这种活着却要眼睁睁看着梦想化为泡影的折磨,才是最残忍的酷刑。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划过他的脑海。

太岁!

那株在百珍阁拍卖会上,被他以一百五十块下品灵石拍下的,由南疆散修以秘法培育的诡异太岁。

主持拍卖之人的话语,清晰地在他耳边回响:

“……能够极大地激发和补充凡俗武者的气血能量,帮助他们锤炼肉身,激发潜力,甚至能让卡在炼骨巅峰的武者,有更大的机会一举冲破关隘,达到肉身的极致,练脏境界!”

此物对修仙者而言是鸡肋,但对这些武道根基被蛊毒侵蚀的凡人武夫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蛊毒侵蚀经脉,说到底,是以外力破坏了他们体内气血运转的根本。

想要恢复,就需要一股远超他们自身承受能力的磅礴生命精元,去冲刷、去修补、去重塑。

而那株太岁,蕴含的正是这种霸道无比的气血之力。

这无疑是一场赌博。

用一剂虎狼之药,去搏一个重获新生的机会。

成功,或许能因祸得福,破而后立,武道更上一层楼。

失败,轻则气血爆裂而亡,重则被那霸道的药力侵蚀心智。

罗宇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他看了一眼那些陷入心死状态的矿工,最终还是将这个念头暂时压了下去。

现在不是时候。

人在刚刚坠入深渊的瞬间,心神是最脆弱、最混乱的。

此刻给他们这样一个看似希望,实则充满巨大风险的选择,他们很可能会在绝望的驱使下,做出最不理智的决定。

必须等他们冷静下来,等他们真正接受了现实,在清醒的状态下,自己去权衡这其中的利弊得失。

“王船长,”罗宇的声音打破了船舱内的死寂,“逝者已矣,生者还需前行,让兄弟们将牺牲的弟兄好生收殓,至于这些受伤的……也先安置好,等回到矿区,再想办法。”

他的话语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让原本有些六神无主的王铁山和陈平都找到了主心骨。

“是,仙师说的是。”

王铁山深吸一口气,对着众人吼道,“都打起精神来!我们还没到安全的地方!把牺牲的兄弟用白布裹好,等到了地方,老子亲自给他们挖最好的墓,立最厚的碑!受伤的,也都给老子挺住了!只要还有一口气,陈家就不会亏待你们!”

……

深夜,海风呼啸,吹得破损的船帆猎猎作響。

经过一下午的抢修,远航号总算恢复了最基本的航行能力。

船身上的大洞被木板和铁钉勉强堵上,虽然丑陋,但至少不再漏水。

船员们早已是精疲力尽,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此刻,他们大多已经沉沉睡去,船舱里鼾声此起彼伏,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

罗宇缓步走到船长室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谁?”王铁山警惕的声音传来。

“是我。”

门很快被打开,王铁山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也未眠,双眼布满了血丝。

“罗仙师,您还没休息?”

“今夜我来守夜便可,你们所有人都劳累了一天,需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才能应付接下来的航程。”

王铁山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位仙师,不仅实力深不可测,行事更是令人敬佩。

他没有丝毫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处处为他们这些凡人着想。

经历了白天的生死之战,王铁山对罗宇的信任已经达到了顶峰,他知道,有这位仙师在,远比一百个精锐护卫还要让人安心。

他不再推辞,重重地抱拳,深深一揖:“如此,便……多谢仙师了!某家……代全船上下所有人,谢过仙师!”

罗宇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王铁山交代了下去,让仅有的几名还在轮班的船工也去休息。

很快,整艘远航号便彻底陷入了沉寂。

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身,像一首亘古不变的摇篮曲。

一夜无话。

当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时,船员们才陆续醒来。

“起航!”

王铁山洪亮的声音再次响彻甲板。

船工们各就各位,划桨手们也回到了底舱,伴随着整齐的号子声,巨大的船桨划破平静的海面。

远航号,这艘伤痕累累的巨兽,再次踏上了征途。

接下来的航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船只缓缓驶出了那片地形复杂的岛链海域,进入了开阔的外海。海风变得强劲起来,吹拂着修补好的主帆,航速也快了不少。

船上的气氛依旧沉闷,尤其是那七名根基被毁的年轻矿工,他们整日沉默不语,或是躺在角落里,或是呆呆地望着无垠的大海。

王铁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吩咐厨房多给他们做些有营养的肉汤。

就这样,远航号又航行了两日。

第三日的傍晚,远方的海平面上,终于出现了一座巨大无比的黑色岛屿轮廓。

那便是黑石山灵石矿。

目的地,近在眼前。

船上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日来的紧张与悲伤,总算被即将靠岸的喜悦冲淡了几分。

就在这个所有人都开始放松下来的夜晚,罗宇找到了陈平。

“陈管事,劳烦你,去将那七名受伤的矿工叫到我的静室来。”

陈平虽然不解,但不敢多问,连忙点头应下,匆匆离去。

不多时,七名年轻的矿工便跟在陈平身后,忐忑不安地来到了罗宇的静室外。

这七人,经过这几日的打击与病痛折磨,本就因常年劳作而显得瘦弱的身躯,此刻更是憔悴了几分,脸色蜡黄,眼窝深陷。

穷文富武,这句话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若非家境贫寒,无法支撑他们习武所需的大量资源和补品,他们又何苦冒着生命危险,来这海外矿区,用命去换前程。

静室不大,陈设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