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办学堂(2/2)
谁都知道这陆连山是连县太爷都青睐的童生,县试府试第一,整个慈安县都找不出他这般的少年英才,他的书自然是珍贵的。
这样轻轻松松的就给了陆子明,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我听人说陆堂老爷子家的大孙子在镇上给人抄书,一个月便有好几两银子呢,这他自己写的书,怎么可能这么随便就给了子明。”
二房平时经常去镇上卖菜,加上这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只能羡慕陆堂家出了个读书人。
李氏见老二家的不相信,辩解道:“书就在子明那儿,我亲眼瞧见的,还能有假不成?”
陆老大眉尖蹙了下:“他们是来家里借了什么东西?”
“拐杖啊,”李氏随口道:“他家二婶不是伤了腿,两个孩子过来借,我就做主给他们了,再说你那拐杖都准备当柴火烧了,也用不着。”
“就只借了拐杖?”
三房的也有些好奇,要是陆子明真能因此考上童生,那陆连山可就是他家的大恩人了。
“是啊,就只借了拐杖就回去了。”
李氏起初还不知道陆连山带来的那本书是这么贵重的书。
“爷爷,我和陆连山商量了件事,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陆子明头一次用这种语气和家里说话,陆村长刚消化完李氏说的那些话,还有些愣神,这会儿又听陆子明开口,目光齐齐的望着他。
“我们村子里一共用三十多户人家,每一家都有孩子,其中六岁以上的有十几户,年龄到十岁以上的孩子一共有五个,
镇上六岁的孩子就去了学堂,去学堂一年的束脩是十两银子,逢年过节还要给先生送礼,咱们村的孩子压根上不起,就算是能去,也是全家供出来一个人。”
陆村长点了点头,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清楚,和陆子明说的所差无几。
“你的意思是?”
“如果我们村里有人能够教书,开学堂,那村里的孩子也就都可以念书,而且有陆连山在,村子里的人应该都有想法送孩子去念书。”
陆子明把下午和陆连山商量的事情,说了个大概给爷爷。
这件事两人现在只是有一个初步的计划,而在村里开学堂,这事还得需要一个带头人。
“这法子是连山和你说的吧?”
陆村长笑道:“他这孩子,是善心,办学堂的事我早些年也想过,只是当时村子里识字的人不多,家家户户都种田,谁能想到咱们青莲村还能出一个神童呢。”
办学堂对村里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而陆连山有这个想法,那教书的人肯定也就是陆堂了。
“爹这是好事啊,办学堂,这样子明也不用去镇上念书,看着邻里的份上,就是束脩也不会要那么多的。”
陆老二拍了下大腿,有些激动,他儿子今年也有七岁了,本就觉得老爷子送陆子明去镇上的学堂还要全家出银两,心里有些不平。
现下有这样的打算,那他儿子也能念书了,青莲村也不是只能飞出陆连山一个金凤凰的。
“这事我明天去找陆堂家的问问,现在农忙,家里又是一堆事,”陆村长想着:“子明,你明天和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