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深宫曲之主控她不理解 > 第296章 赤鸩妖妃,鬼鸩风华(二)

第296章 赤鸩妖妃,鬼鸩风华(二)(1/2)

目录

天祈皇城·驿馆外

金鼓未鸣,御驾未至。

日头渐高,驿馆外早已净水泼街,铺设红毯,礼官与仪仗肃立等候,燕赤的送嫁队伍也早已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天祈皇帝的亲临迎接,按历代规矩,这本是两国和亲应有的体面。

然而,时辰已过,宫门方向依旧寂静无声。

围观的百姓开始窃窃私语,目光在华丽的车驾与空荡的御道之间来回逡巡,带着探究与揣测。礼官额角渗出细汗,频频望向宫门,神色焦虑。

终于,一骑快马自宫门疾驰而来,马上内侍滚鞍下马,尖细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陛下口谕:朕因政务缠身,暂无法亲迎,深感歉意。请燕赤公主先行入宫安置,朕晚间再设宴为公主接风洗尘。”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政务缠身?何等紧要的政务,竟连迎接和亲公主、维系两国邦交这片刻功夫都抽不出?这几乎是毫不掩饰的轻视与怠慢!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那辆纹丝不动的鸾轿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充满了尴尬与无声的嘲讽。燕赤随行的官员与侍卫面色难看,强忍着屈辱。天祈一方的礼官则面露难色,不知所措。

轿帘被一只微微颤抖却依旧稳定的手掀开。

燕元照身着繁复庄重的嫁衣,头戴沉重凤冠,缓缓步下鸾轿。阳光刺目,她微微眯了下眼,脸上却迅速扬起一抹得体甚至堪称温婉的笑容,仿佛刚才那足以让任何和亲公主羞愤欲绝的怠慢从未发生。

她朝着宫门方向,依足礼数,深深一福,声音清亮柔和,穿透了尴尬的寂静:“臣妾燕元照,谢陛下隆恩。陛下勤政爱民,乃万民之福,臣妾岂敢因微末之事叨扰圣听。臣妾谨遵圣谕,先行入宫。”

字字句句,滴水不漏,将所有的难堪与委屈尽数掩藏在那端庄的仪态与恭顺的言辞之下。

她挺直脊背,在无数道或同情、或鄙夷、或看热闹的目光注视下,一步步,沉稳地走向宫门。

那宽大袖袍之下,指尖早已深深掐入掌心,留下月牙形的红痕。

她能感受到四周那些无声的指指点点,能听到那些压抑的嗤笑与非议——“瞧,不得陛下欢心呢…”、“还没入宫就如此…”、“燕赤的脸面都丢尽了吧…”

委屈与窘迫如同潮水般冲刷着她的心,但她脸上的笑容未曾减弱分毫,步伐未曾凌乱一丝。

她代表的是燕赤,她不能失态,不能退缩。

就在她即将踏入宫门的刹那,一道冰冷锐利的目光从某处高楼的阴影中射来,牢牢锁定了她。

藏情之看着她强撑的端庄,看着她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脆弱,眉头紧锁,心中的烦躁与疑虑更甚,这反应,太像一位真正受辱的公主了,不像她……要是她,此刻眼底应该露出的是杀意和算计。

而更深处的皇宫内,重生归来的君裕泽,正站在高高的殿阁上,远远望着那一抹红色的身影独自步入深深的宫阙,眼底一片冰冷。

“委屈吗?窘迫吗?这只是开始,燕元照……朕倒要看看,你这温顺的假面,能戴到几时。”

燕元照一步步走入那朱红深宫,宫门在她身后缓缓合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视线。

她脸上的笑容终于缓缓落下,只剩下一种疲惫的平静。她知道,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对她而言,并非荣耀的归宿,而是一座充满未知敌意与严峻考验的囚笼。

她的和亲之路,从一开始,就布满了荆棘。

不知过了多久才有宫女进来传话,“燕妃娘娘,皇上派人传话过来说政务繁忙,今日就不过来了,您早些用完膳歇下吧。明早还得去拜见贵妃娘娘呢。”

不久,燕元照独自一人立在廊下,远处宫宴的丝竹与喧闹隐隐传来,更衬得此处清冷孤寂。她已换下繁重的嫁衣,只着一身素雅的宫装,晚风吹拂,衣袂飘飘,却难掩那份刚刚经历公开怠慢后的落寞与强撑的疲惫。

她望着庭院中一株初绽的白玉兰,目光有些失焦,白日里那些非议与嘲讽的目光、那些窃窃私语,似乎仍在耳边回响。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袖口。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停在不远不近处。

燕元照收敛心神,迅速恢复了端庄仪态,缓缓转身。

来人一身天祈二品大员的紫色官袍,身姿挺拔,正是如今天祈朝中重臣——解沧澜。

他目光复杂地落在燕元照身上,那眼神深处有关切,有痛惜,但更多的是一种刻意维持的、符合臣子身份的恭敬与疏离。

“臣,解沧澜,参见公主殿下。”他拱手行礼,声音低沉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燕元照看到他,眸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似是故人重逢的感慨,又迅速被一层无形的隔阂所取代。

她微微颔首,语气温和却带着距离:“解大人不必多礼。一别经年,大人已在异国身居高位,恭喜。”

解沧澜直起身,目光快速扫过她微红的眼眶和依旧挺直的脊背,心中如同被针刺了一下。他自然听说了白日发生的一切,更能想象她此刻心中的委屈。

“殿下……”他开口,声音放缓了些许,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今日之事,陛下确乃政务冗繁,还请殿下……勿要过于介怀。”

这话是标准的臣子劝慰之语,滴水不漏,甚至有些官方。但燕元照却听出了那层笨拙的、试图安慰她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