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 第 99 章 盛夏惊变,旧友返乡

第 99 章 盛夏惊变,旧友返乡(1/2)

目录

七月末的午后,沈秀兰正在院中清点新到的保洁工具,橡胶手套和拖把堆成小山。

叶妍蹲在旁边帮忙分类,额角的汗珠沾湿了刘海。

“妈,抹布要分深色浅色吗?”叶妍举起两块棉布,手指被染料染得微红。

沈秀兰刚点头,院门就被叩响。一个穿着褪色碎花裙的女人站在门外,手里牵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

女人晒黑的脸上堆着笑,眼角的皱纹却藏不住愁苦。

“秀兰!真是你啊!”女人的声音带着苏北口音,“刚才在路口看见指示牌写着兴兰物业,我就猜是你!”

沈秀兰愣了片刻。记忆翻涌到十年前,纺织厂女工宿舍里两个年轻姑娘挤一张床啃烧饼的日子。

“苏月?苏月?”

两个女人在院门口相拥时,叶妍已经拉过小女孩的手。

两个孩子手拉手跑进院里看槐花,苏月的视线追着女儿,嘴角笑着,眼圈却渐渐红了。

“我们回来了,老周他徐州那边的工程黄了。”

客厅电扇吱呀转着,沈秀兰沏了茉莉花茶。苏月捧着茶杯,手指摩挲着杯壁的裂纹:“包工头卷款跑了,老周垫的二十万材料款全打水漂,没办法,只能把徐州租的房子退了回来。”

叶昭下班回来时,正看见两个女人在厨房忙活。

“叶警官回来啦?我蹭顿饭,不介意吧?”

晚饭摆了一桌子菜,苏月不停地给孩子们夹肉:“吃,多吃点,看小萍瘦的。”

她自己的碗却始终满满的没动几口。

饭后女人们洗碗时,苏月突然开口:“秀兰,你公司还缺人不?你看”她甩甩手上的泡沫,“我跟老周商量了,想合伙搞个家政服务队。我在徐州见过人家搞,擦玻璃、打扫卫生,现在新建楼多,肯定有市场。”

沈秀兰擦盘子的手慢了慢。她想起前世苏月的丈夫总爱搞投机生意,每次赔本都要连累亲友。

“启动资金我有的!”苏月急急补充,“老周虽然赔了,我们还有三千积蓄”她的声音低下去,“就是需要个挂靠单位,听说现在个体户接活要资质”

这时顾云霁敲门进来,警服外套搭在臂弯。看见苏月时顿了顿,眼镜片后的目光在她洗得发白的衣领上停留一瞬。

“顾队长来得正好。”苏月热情地倒茶,“还记得我吗?以前纺织厂普法讲座”

顾云霁接过茶杯时微笑:“苏同志这是回老家发展?”

他的手指在茶杯沿口轻轻敲了两下。

夜里躺下时,沈秀兰翻来覆去。叶昭在黑暗中轻声问:“担心苏月家的事?”

“苏月手艺是好,就是”沈秀兰叹口气,“老周那个人太活络。”

次日一早,苏月就带着小萍来了,手里拎着一袋酥饼。

“老周去找老乡打听市场了,我带孩子来玩玩。”

她眼睛扫过院里的保洁工具,“这些拖把杆得加固,铁钉容易松。”

叶妍和小萍头一起画水彩画时,苏月已经帮着重整了三把拖把。

她的手指灵巧地缠着铁丝,忽然抬头:“秀兰,要不我先试干一周?你就看出我苏月是不是实干的人。”

傍晚老周来接人时,正碰上顾云霁过来。

老周递上名片,说话时眼睛总往院里停着的工具车上瞟。

“沈经理这摊子弄得挺像样啊!以后还请多关照。”

等周宏伟走后,顾云霁从公文袋抽出一页纸:“我托徐州的朋友问了问,周宏伟在那边涉及的不仅是工程款,还有几笔贷款纠纷。”

纸张在沈秀兰面前展开,“建议别急着合伙,先观察观察。”

沈秀兰捏着那页纸,窗外飘来叶妍和小萍的笑声。

她想起多年前苏月把最后半块烧饼分给她的那个夜班。

八月初的晨光透过槐树叶隙,在四合院青砖地上洒下斑驳光影。

沈秀兰刚要核对清单,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王桂兰挎着布包站在门口,花白的头发有些凌乱,裤脚沾着泥点。

她脚步迟疑,手指紧紧攥着布包带子。

“妈?”沈秀兰放下本子迎上去,“这么早从村里来?”

王桂兰嘴唇动了动,目光扫过院里整齐摆放的保洁工具,又落到女儿沾着灰尘的围裙上。

她从布包里掏出一个裹着纱布的饭盒:“蒸了点菜包子,顺路送来。”

叶妍懂事地接过饭盒,拉着外婆往屋里走。王桂兰却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搓着衣角。

“秀兰啊”她声音发干,“你弟你弟要把老宅东屋拆了盖新房。”

沈秀兰扶母亲在石凳坐下,递过一杯温水。王桂兰捧着杯子,水温透过瓷壁暖着她粗糙的手掌。

“他说要扩院子,把我那种了三十多年的月季花坛都刨了。”

王桂兰的视线飘向远处,“那花坛还是你爹在世时砌的”

叶昭从厢房出来,警服扣子扣到一半,见状顿了顿,转身轻轻带上门。

“妈,先吃早饭。”沈秀兰盛了碗小米粥,金黄的米粥冒着热气。

王桂兰机械地接过碗,勺子碰着碗边发出轻响。

饭后,沈秀兰仔细问清原委。弟弟秀军想在老宅基上扩建,但宅基地使用证上还是父亲的名字。

村干部调解几次,秀军坚持要母亲签字同意。

“我去看看。”沈秀兰解下围裙,对叶昭点点头。

叶昭已经扣好警服:“我调休,一起去。”

王桂兰看着他们,眼眶微微发红。小凯背着书包从屋里出来,看见外婆的表情,放下书包坐到她身边。

上午九点,沈秀兰借了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给弟弟家带的点心和水果。

叶昭骑着另一辆,后座带着王桂兰。

太阳升高了,乡间小路两旁的玉米叶子卷着边。

王桂兰坐在车后座上,手轻轻扶着叶昭的衣角。

秀军家新房已经起了地基,红砖码得整整齐齐。

见到姐姐和姐夫,秀军搓着手迎上来,裤腿上沾着水泥渍。

“姐,妈就是太固执。”秀军引他们到树荫下,“现在都兴盖楼房,那老花坛占着最好的朝阳地儿。”

沈秀兰看着弟弟晒黑的脸庞,递过毛巾让他擦汗:“花坛挪个地方不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