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 第51章 刘备与曹操,煮酒论英雄

第51章 刘备与曹操,煮酒论英雄(1/2)

目录

军议司中。

众将诧异凝视。

吕蒙,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竟然被宁辰知晓,而且还道出了身份。

“刷。”

宁辰将一柄战刀丢在吕蒙怀中,淡笑道:“此为大兴刀,是大兴府册立后,兵部定制的兵刃,非主将不可掌,日后留在军议司记事!”

“喏。”

吕蒙视若珍宝的收起战刀。

顿时。

四周传来羡慕的目光。

大兴刀,大晴所有将士的殊荣。

一军主将,四大总兵,还有立下大功的将士才能执掌。

更为可贵的是,宁辰让吕蒙留在军议司,虽然只是一个记事,但这意味看重,更是一种培养。

“拜谢主公。”

邓当浑身颤栗,躬拜道!

“不必。”

宁辰掀袍坐在主位,淡淡道:“大兴向来以功绩为重,吕子明日后能不能晋升,还需看他的军功。”

“喏。”

邓当,吕蒙应喝道。

“主公。”

荀攸颔首道:“各部将领已经到齐。”

“好。”

宁辰点了点头。

荀攸行至前方,将一副巨大的地图垂挂起来,沉声道:“诸位,军议司明年欲收复庐江,淮南两地。”

“末将请战。”

太史慈,黄忠,廖化当即起身。

唯独,甘宁惬意的抿了口茶水,说道:“你们三个别抢,征伐淮南必以我第二军团为先,毕竟我们是水师!”

“呸。”

廖化脸色黢黑的唾骂一声。

黄忠,太史慈亦是神情极为不善。

“咳咳。”

甘宁连忙起身道:“主公,此战第二军团当仁不让!”

“呵。”

宁辰双手交叉,淡笑道:“汉升曾是荆州中郎将,也精通水战,若不让他执掌第二军团也可以!”

“末将知错。”

甘宁连忙作揖道。

“好了。”

宁辰大手一挥,指着沙盘说道:“庐江,淮南两地一战而下,而你第二军团负责便是庐江郡,并且还要做好被江夏偷袭的准备。”

“喏。”

甘宁应喝道。

鲁肃继而说道:“豫章总兵,负责配合兵部对淮南运输粮草军械,尤其是渡江送粮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喏。”

潘璋应喝道。

宁辰再度道:“第三军团,第四军团负责淮南,丹阳总兵作先锋渡江,此战不容有失。”

“喏。”

太史慈,黄忠,邓当应喝道。

廖化苦笑道:“主公,此战第一军团不出吗?”

“不必。”

宁辰摇了摇头,沉声道:“若是大军全出,江东太过空虚了,吴郡总兵负责与兵部给淮南运输粮草军械!”

“喏。”

廖化,徐盛应喝道。

宁辰看向董袭道:“元戎,你在明年战事时,需要负责会稽,吴郡两地的安全!”

“喏。”

董袭应喝道。

“刷。”

宁辰起身道:“大致如此,至于其中细节,军议司与兵部拿出具体章程,择日在大兴府商议,争取一战收复两郡。”

“喏。”

众人恭敬道。

“吕子明。”

宁辰沉声道:“你这几日在军议司观摩,在出兵之前交出自己对此战的见地,不可请教他人!”

“喏。”

吕蒙恭敬道。

大兴备战。

宁辰定下征伐两郡战略。

其中细节需要军议司与兵部敲定。

尤其是涉及四郡总兵调度,更是极为繁琐,不可能短时间内就拿出章程。

年关。

江东大节。

各家各户都悬挂着红色的对联。

大峙学府的学子也放了假期,明年春种左右才会重新开学。

建安元年,江东并未爆发战事,故而四郡安稳,至于黄龙罗之流早已被遗忘在历史之中。

建安二年。

正月十五左右。

还未等大兴拟定出发兵章程。

一个足以撕裂大汉的消息,从淮南发往四方。

颍川。

许昌,司空府。

曹操召集了麾下所有文武。

“主公。”

众人作揖成礼。

曹操翻看着校事曹密报,脸色铁青道:“淮南发来密报,袁公路在正月初七称帝了。”

“什么?”

众人神色大变。

天下乱,诸侯割据州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